搜尋整站
搜尋本頁
【法規名稱】。♬簡讀版


專科護理師於醫師監督下執行醫療業務辦法

【發布日期】113.03.12【發布機關】衛生福利部

【法規沿革】
1‧中華民國一百零四年十月十九日衛生福利部衛部照字第1041561723號令訂定發布全文8條;並自一百零五年一月一日施行
2‧中華民國一百零六年五月八日衛生福利部衛部照字第1061560785號令修正發布第8條條文及第3條附表;並自發布日施行【原條文
3‧中華民國一百十三年三月十二日衛生福利部衛部照字第1131560194號令修正發布全文10條;並自發布日施行

【法規內容】

第1條


﹝1﹞本辦法依護理人員法(以下稱本法)第二十四條第四項規定訂定之。

第2條


﹝1﹞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三項所稱醫師監督下執行醫療業務(以下稱執行醫療業務),指專科護理師或接受專科護理師訓練期間之護理師(以下稱訓練專科護理師),於醫師監督下執行第六條所列之醫療業務。
﹝2﹞前項監督,指醫師對專科護理師或訓練專科護理師所為之指示、指導或督促;監督時,不以醫師親自在場為必要。

第3條


﹝1﹞專科護理師於專科護理師證書有效期限內,訓練專科護理師於訓練醫院之訓練期間內,始得執行醫療業務。

第4條


﹝1﹞醫療機構或護理機構,以專科護理師及訓練專科護理師執行醫療業務者,應成立專科護理師執行醫療業務委員會(以下稱委員會)。
﹝2﹞醫療機構之委員會,應由醫師、專科護理師及護理部門主管組成,以副院長以上人員為召集人。
﹝3﹞護理機構之委員會,應由醫師及專科護理師組成,以護理機構負責人為召集人。

第5條


﹝1﹞委員會應辦理下列事項:
  一、訂定專科護理師及訓練專科護理師執行醫療業務時之標準作業程序,包括監督之醫師、醫囑、紀錄及回報病人狀況與處置結果之機制。
  二、訂定專科護理師及訓練專科護理師得執行第六條醫療業務之範圍及其特定訓練。
  三、以紙本或電子方式,擬訂預立醫療流程之內容及標準作業程序。
  四、定期檢討專科護理師及訓練專科護理師所執行醫療業務之適當性及品質。
﹝2﹞醫療機構或護理機構應就前項第三款擬訂之預立醫療流程之內容及標準作業程序,予以核定。

第6條


﹝1﹞專科護理師及訓練專科護理師執行醫療業務之範圍如下:
  一、非侵入性醫療之處置:
  (一)預立醫療流程內容所規範相關醫囑表單之開立。
  (二)檢驗、檢查之初步綜合判斷。
  (三)醫療之諮詢。
  (四)製作醫療相關病歷、手術及麻醉紀錄。
  (五)協助精神醫療治療。
  (六)石膏固定及拆除。
  二、侵入性醫療之處置:其類型及項目,規定如附表一附表二

第7條


﹝1﹞第五條第三款預立醫療流程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執行前條醫療業務之範圍。
  二、病人症狀、病史、身體評估及其他情境或診斷。
  三、得執行之相關醫囑表單。
  四、執行醫療之處置及措施。
  五、回報監督醫師病人狀況及處置結果。
  六、書寫醫療處置紀錄。
  七、監督之醫師及其監督方式。
  八、專科護理師及訓練專科護理師應具備之特定訓練標準、要件及能力評值方法。

第8條


﹝1﹞專科護理師及訓練專科護理師執行預立醫療流程後,監督醫師應於二十四小時內完成核對及簽署;執行其他醫療業務,監督醫師亦應於二十四小時內完成紙本或電子醫囑記錄。
﹝2﹞前項核對、簽署及記錄,護理機構得以資通訊或傳真方式為之。

第9條


﹝1﹞專科護理師及訓練專科護理師執行醫療業務時,應配戴或顯示足以識別其身分之標誌。

第10條


﹝1﹞本辦法自發布日施行。


回頁首〉〉

:::民國一百零六年五月八日發布條文:::


【法規內容】
第1條

﹝1﹞本辦法依護理人員法(以下稱本法)第二十四條第四項規定訂定之。
第2條

﹝1﹞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三項所稱監督,指由專科護理師及接受專科護理師訓練期間之護理師(以下稱專師及訓練專師),執行醫療業務前或過程中,醫師對其所為之指示、指導或督促。
﹝2﹞前項監督,不以醫師親自在場為必要。
第3條

﹝1﹞專師及訓練專師於醫師監督下得執行之醫療業務(以下稱監督下之醫療業務),其範圍如下:
  一、涉及侵入人體者:
  (一)傷口處置。
  (二)管路處置。
  (三)檢查處置。
  (四)其他處置。
  二、未涉及侵入人體者:
  (一)預立特定醫療流程所需表單之代為開立。
  (二)檢驗、檢查之初步綜合判斷。
  (三)非侵入性醫療處置。
  (四)相關醫療諮詢。
﹝2﹞前項二款醫療業務之項目,規定如附表。
第4條

﹝1﹞醫療機構以專師及訓練專師執行監督下之醫療業務者,應成立專科護理師作業小組(以下稱作業小組),由副院長以上人員擔任召集人,護理及醫療部門主管分任副召集人,辦理下列事項:
  一、訂定專師及訓練專師執行監督下之醫療業務時之標準作業程序,包括監督之醫師、醫囑、紀錄及回報病人狀況與處置結果之機制。
  二、訂定醫療機構各分科專師及訓練專師可執行前條附表醫療業務範圍之項目及特定訓練。
  三、審查及確認預立特定醫療流程內容。
  四、訂定執行預立特定醫療流程之標準作業程序。
  五、定期檢討專師及訓練專師所執行監督下之醫療業務之適當性及品質。
﹝2﹞前項作業小組,得與專科護理師分科及甄審辦法附表三之專科護理師培育單位合併設立之。
第5條

﹝1﹞專師及訓練專師執行監督下之醫療業務,得由醫師預立特定醫療流程。
﹝2﹞預立特定醫療流程之訂定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症狀、病史及身體評估等情境或診斷。
  二、執行之項目。
  三、相關處置及措施。
  四、書寫紀錄。
  五、監督之醫師及方式。
  六、專師及訓練專師應具備之特定訓練標準或要件。
第6條

﹝1﹞預立特定醫療流程經醫療機構核定後實施。
﹝2﹞執行預立特定醫療流程,應依第四條第一項第四款之標準作業程序為之。
第7條

﹝1﹞專師及訓練專師執行預立特定醫療流程後,監督醫師應於二十四小時內完成核簽;執行其他監督下之醫療業務,監督醫師亦應於二十四小時內完成書面醫囑紀錄。
第8條

﹝1﹞本辦法自中華民國一百零五年一月一日施行。
﹝2﹞本辦法修正條文,自發布日施行。

   --106年5月8日修正前條文--


﹝1﹞本辦法自中華民國一百零五年一月一日施行。



回頁首〉〉
【編註】本檔提供學習與參考為原則;如需正式引用請以官方公告版為準。
如有發現待更正部份及您所需本站未收編之法規,敬請告知,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