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整站
搜尋本頁
【法規名稱】法律用語辭典 。♬簡讀版


勞工退休準備金提撥及管理辦法

【發布日期】104.11.19【發布機關】勞動部

【法規沿革】
1‧中華民國七十四年七月一日內政部(74)台內勞字第321291號令訂定發布全文14條
 中華民國七十四年六月二十日行政院台七十四內字第11417號函核定
2‧中華民國八十五年五月十五日行政院勞工委員會(85)台勞動字第115778號令修正發布第3、6、8、9條條文
3‧中華民國九十年五月十六日行政院勞工委員會(90)台勞動三字第0020621號令修正發布第9條條文
4‧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六月十二日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動三字第0910029515號令修正發布第8條條文
5‧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動三字第0910060010號令修正發布第1條條文
6‧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一月十九日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動四字第0940002509號令修正發布第8條條文【原條文
7‧中華民國一百零四年十一月十九日勞動部勞動福 3字第1040136302號令修正發布全文16條;並自發布日施行

【法規內容】

第1條


  本辦法依勞動基準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五十六條第一項規定訂定之。

第2條


  各事業單位之提撥率,由雇主在本法第五十六條第一項規定範圍內,依據下列因素擬定之:
  一、勞工工作年資。
  二、薪資結構。
  三、最近五年勞工流動率。
  四、今後五年退休勞工人數。
  五、適用本法前,依營利事業設置職工退休基金保管運用及分配辦法規定提撥之退休基金。
  六、適用本法前,投保有關人身保險,但以其保險給付確能作為勞工退休準備金者為限。

第3條


  各事業單位提撥勞工退休準備金累積至足以支應勞工退休金時,得提經各該事業單位勞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報請當地主管機關核准暫停提撥。

第4條


  勞工退休準備金,應以各該事業單位勞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名義專戶存儲於指定之金融機構;支用時,應經勞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查核後,由雇主會同該委員會之主任委員及副主任委員簽署為之。

第5條


  事業單位歇業,雇主、勞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主任委員或副主任委員行蹤不明或其他原因未能簽署時,經當地主管機關查明屬實,由勞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三分之二委員簽署支用,其簽署應於歇業後六個月內為之。
  事業單位歇業,其勞工退休準備金未能依前項程序支用時,由勞工持憑執行名義請求當地主管機關召開退休金或資遣費請求人會議;當地主管機關並應依該會議決議,函請指定之金融機構支付。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以下簡稱勞保局)依積欠工資墊償基金提繳及墊償管理辦法第十四條第一項規定墊償勞工退休金或資遣費後,在墊償金額範圍內,得持憑勞工對雇主之執行名義,請當地主管機關依前項規定辦理。

第6條


  前條第二項會議由當地主管機關為召集之公告或通知,並應列席監督,該會議應確定請求人名冊、決定函請指定之金融機構支付之期日及作成其勞工退休準備金之給付清冊等相關事宜。

第7條


  各事業單位提撥之勞工退休準備金不足支應其勞工退休金時,應由各事業單位補足之。

第8條


  企業併購法第十五條第二項所定讓與公司或被分割公司辦理勞工退休準備金移轉時,應按其隨同營業或財產一併移轉勞工人數、年資及工資之比例,移轉至受讓事業單位之勞工退休準備金專戶存儲。
  企業併購法第十五條第三項所定讓與公司或被分割公司辦理勞工退休準備金移轉前,其提撥之勞工退休準備金,應達到第三條規定得暫停提撥之數額。

第9條


  事業單位於依本法第五十五條及第八十四條之二規定之給與標準給付勞工退休金後,已無須依本法支付勞工退休金時,得報經當地主管機關核准後,領回其勞工退休準備金專戶之賸餘款;已無適用本法退休金制度之勞工者,亦同。

第10條


  事業單位歇業時,其已提撥之勞工退休準備金,除支付勞工退休金外,得先行作為本法之勞工資遣費,再作為勞工退休金條例之勞工資遣費。有賸餘時,其所有權屬該事業單位。
  前項勞工退休準備金賸餘款,事業單位勞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未能依第四條規定領回時,得由該事業單位向指定之金融機構申領。

第11條


  各事業單位適用本法前,依營利事業設置職工退休基金保管運用及分配辦法提撥之退休基金,得移入本辦法規定之該事業單位勞工退休準備金專戶內存儲,併同處理。

第12條


  當地主管機關或勞動檢查機構對各事業單位提撥勞工退休準備金情形得派員查核,有不合規定情事者,應依法處理。

第13條


  當地主管機關及勞保局得視實際需要,函請受指定保管運用勞工退休基金之金融機構提供有關資料。

第14條


  各事業單位應於每年年度終了後一個月內,造具勞工退休準備金提撥及支出數額清冊,送請勞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審核。

第15條


  各事業單位依本法規定提撥勞工退休準備金之開始日期,由中央主管機關以命令定之。

第16條


  本辦法自發布日施行。


回頁首〉〉


:::民國九十四年一月十九日發布條文:::
 

【法規內容】

第1條

  為實施勞動基準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五十六條規定提撥及管理勞工退休準備金,特訂定本辦法。
第2條

  勞工退休準備金由各事業單位依每月薪資總額百分之二至百分之十五範圍內按月提撥之。但在所得稅法未修正前,仍依該法之規定辦理。
第3條

  各事業單位之提撥率,由雇主在前條規定範圍內依據左列因素擬定之。
  一、勞工工作年資。
  二、薪資結構。
  三、最近五年勞工流動率。
  四、今後五年退休勞工人數。
  五、適用本法前,依營利事業設置職工退休基金保管、運用及分配辦法規定提撥之退休基金。
  六、適用本法前,投保有關人身保險,但以其保險給付確能作為勞工退休準備金者為限。
第4條

  各事業單位提撥率之擬定或調整,應報經當地主管機關核備。
第5條

  各事業單位提撥勞工退休準備金累積至足以支應勞工退休金時,得提經該事業單位勞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通過後,報請當地主管機關核准暫停提撥。
第6條

  勞工退休準備金,應以各該事業單位勞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名義專戶存儲於指定之金融機構,支用時,應經勞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審查後,由雇主會同勞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主任委員及副主任委員簽署為之。
  事業單位歇業,雇主、勞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主任委員或副主任委員行蹤不明或其他原因未能簽署時,經當地主管機關查明屬實,由勞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三分之二委員簽署支用,其簽署應於歇業後六個月內為之。
  事業單位歇業,其勞工退休準備金未能依前項程序支用時,得由勞工持憑執行名義,由當地主管機關依其請求,按退休金或資遣費請求人會議所定期日,函請指定之金融機構支付。
  前項會議由當地主管機關為召集之公告或通知,並應列席監督,該會議應確定請求人名冊、決定函請指定之金融機構支付之期日及作成其勞工退休準備金之給付清冊等相關事宜。
第7條

  各事業單位提撥之勞工退休準備金不足支應其勞工退休金時,應由各事業單位補足之。
第8條

  事業單位依企業併購法第十五條第二項規定辦理勞工退休準備金移轉時,應按其隨同營業或財產一併移轉勞工人數、年資及工資之比例,移轉至受讓事業單位之勞工退休準備金專戶存儲。
  事業單位依企業併購法第十五條第三項規定辦理勞工退休準備金移轉前,其提撥之勞工退休準備金,應達到第五條規定得暫停提撥之數額。
  事業單位於依本法第五十五條及第八十四條之二規定之給與標準給付勞工退休金後,已無須依本法支付勞工退休金時,得報經主管機關核准後,領回其勞工退休準備金專戶之賸餘款;已無適用本法退休金制度之勞工者,亦同。
  事業單位歇業時,其已提撥之勞工退休準備金,除支付勞工退休金外,得作為勞工資遣費。如有賸餘時,其所有權屬該事業單位。
  前項勞工退休準備金賸餘款,事業單位勞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未能依第六條第一項規定領回時,得由該事業單位向指定之金融機構申領。

   --94年1月19日修正前條文--


  事業單位依企業併購法第十五條第二項規定辦理勞工退休準備金移轉時,應按其隨同營業或財產一併移轉勞工人數、年資及工資之比例,移轉至受讓事業單位之勞工退休準備金專戶存儲。
  事業單位依企業併購法第十五條第三項規定辦理勞工退休準備金移轉前,其提撥之勞工退休準備金,應達到第五條規定得暫停提撥之數額。
  事業單位歇業時,其已提撥之勞工退休準備金,除支付勞工退休金外,得作為勞工資遣費。如有賸餘時,其所有權屬該事業單位。
  前項勞工退休準備金賸餘款,事業單位勞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未能依第六條第一項規定領回時,得由該事業單位向指定之金融機構申領。
第9條

  各事業單位適用本法前,依營利事業設置職工退休基金保管、運用及分配辦法提撥之退休基金,得移入本辦法規定之該事業單位勞工退休準備金專戶內存儲,併同處理。
第10條

  當地主管機關或勞工檢查機構對各事業單位提撥勞工退休準備金情形得派員查核,如有不合規定情事,應依法處理。
第11條

  當地主管機關得視實際需要函請受指定保管運用勞工退休基金之金融機構提供有關資料。
第12條

  各事業單位應於每年年度終了後一個月內,造具勞工退休準備金提撥及支出數額清冊,送請勞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審核。
第13條

  各事業單位依本法規定提撥勞工退休準備金之開始日期,由中央主管機關以命令定之。
第14條

  本辦法自發布日施行。



回頁首〉〉
【編註】本檔提供學習與參考為原則;如需正式引用請以官方公告版為準。
如有發現待更正部份及您所需本站未收編之法規,敬請告知,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