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規名稱】
。法律用語辭典
。♬簡讀版
【發布日期】91.10.02【發布機關】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
1‧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十月二日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消保法字第0910001080號令訂定發布全文28條;並自發布日施行
中華民國一百年十二月十六日行政院院臺規字第1000109431號公告第2條、第3條、第5條第1~3項、第6條第1、2項、第8條、第9條第1項、第10條、第11條、第12條、第13條、第14條、第15條、第16條、第17條、第18條第1~3項、第19條、第20條、第21條、第22條、第23條第2項、第24條第1、2項、第25條、第26條、第27條所列屬「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之權責事項,自一百零一年一月一日起改由「行政院」管轄
﹝1﹞ 本辦法依信託法(以下簡稱本法)第八十五條規定訂定之。
﹝1﹞ 本辦法所稱公益信託,係指以從事消費者保護事務及相關法制研究、保障消費者權益、扶植消費者保護團體或推動其他與消費者相關事項為目的,其設立及受託人須經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以下簡稱本會)許可之公益信託。
﹝1﹞ 受託人申請公益信託之設立及受託人許可,應向本會提出左列文件一式三份:
一、設立及受託人許可申請書。
二、信託契約或遺囑。
三、信託財產證明文件。
四、委託人身分證明文件。
五、受託人履歷書及身分證明文件(或法人之證明文件)。
六、信託監察人履歷書、願任同意書及身分證明文件。
七、設有諮詢委員會者,其職權、成員人數及成員履歷書、願任同意書。
八、受託當年度及次年度信託事務計畫書及收支預算書。
九、其他經本會指定之文件。
﹝2﹞ 法人依本法第七十一條第一項規定以宣言設立信託者,前項第二款應提出之文件為法人之決議、宣言內容及第六條第三項之信託契約。
﹝3﹞ 第一項第五款至第七款之履歷書應載明姓名、住所及學、經歷;其為法人者,載明其名稱、董事、主事務所及章程。
﹝1﹞ 前條第一項第二款之信託契約或遺囑,應記載左列事項:
一、公益信託之名稱。
二、委託人、受託人之姓名及其住所,如為法人者,其名稱OOOOO。
三、信託目的。
四、信託財產之種類、名稱、數量及價額。
五、訂有信託存續期間者,其期間OOOOO。
六、信託財產管理、運用及處分方法。
七、信託關係消滅時,信託財產之歸屬及交付方式。
八、受託人之責任。
九、受託人之報酬標準、種類、計算方法、支付時期及方法。
一O、信託契約之消滅、變更、解除及終止之事由。
一一、簽訂契約之日期及立遺囑之日期。
一二、其他經主管機關規定應記載事項。
﹝1﹞ 本會對第三條第一項申請,應就左列事項審查之:
一、信託之設立是否確以公共利益為目的。
二、信託授益行為之內容是否確能實現信託目的。
三、信託財產是否確為委託人有權處分之財產權。
四、受託人是否確有管理或處分信託財產之能力。
五、信託監察人是否確有監督信託事務執行之能力。
六、信託事務計畫書及收支預算書是否確屬妥適。
﹝2﹞ 本會經依前項規定審查,認應予以許可者,發給設立及受託人許可書;認以不予許可為宜者,應敘明理由駁回之。
﹝3﹞ 公益信託之設立目的與其他公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業務相關者,本會為許可前,得徵詢各有關機關意見。
﹝1﹞ 受託人收受許可書後,應即辦理信託財產之移轉或處分、並於接受財產權移轉或處分後一個月內,檢附相關證明文件向本會申報。
﹝2﹞ 以宣言設立信託者,受託人於收受許可書後,應即將許可書連同法人決議及宣言內容登載於其主事務所所在地新聞紙,並應於登載後一個月內,檢附相關證明文件向本會申報。
﹝3﹞ 公眾依本法第七十一條第一項規定加入為委託人者,應以信託契約為之。此種情形,並準用第一項之規定。
﹝1﹞ 前條第一項之信託財產,為應登記或註冊之財產權者,受託人應於申請財產權變更登記之同時,辦理信託登記;為有價證券者,應於受讓證券權利之同時,依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規定,於證券上或其他表彰權利之文件上載明其為信託財產之意旨;為股票或公司債券者,並應通知發行公司。
﹝2﹞ 以宣言設立之信託,其信託財產為受託人自有之應登記或註冊之財產權或有價證券者,該受託人應於依前條第二項規定對公眾為宣言後,依前項規定辦理信託登記或公示。
﹝1﹞ 受託人應於每一年度開始前二個月內,檢具該年度信託事務計畫書及收支預算書,報本會核備。
﹝1﹞ 受託人應於每一年度終了後三個月內,檢具左列文件,送信託監察人審核後,報本會核備:
一、該年度信託事務處理報告書。
二、該年度收支計算表及資產負債表。
三、該年度終了時信託財產目錄。
﹝2﹞ 前項各款文件,受託人並應於其執行信託事務之場所公告之。
﹝1﹞ 有左列各款情事之一者,受託人應於事實發生後一個月內,以書面向本會申報:
一、受託人之姓名、住所或職業變更,或法人受託人之名稱、代表人、主事務所或業務項目變更者。
二、信託監察人、諮詢委員會委員變更,或信託監察人、諮詢委員會委員之姓名、住所或職業變更者。
﹝1﹞ 受託人因有不得已事由,依本法第七十六條及第三十五條第一項第三款規定,申請許可將信託財產轉為自有財產或於該信託財產上設定或取得權利者,應向本會提出左列文件一式二份:
一、申請書。
二、載明將信託財產轉為自有財產或於該信託財產上設定或取得權利理由之文件。
三、欲取得之財產或欲設定或取得之權利之種類、總額及價格證明文件。
﹝1﹞ 公益信託有發生本法第七十三條所定情事者,受託人得檢具左列文件一式二份,向本會申請變更信託條款:
一、申請書。
二、載明必須變更信託條款理由之文件。
三、信託條款變更案及新舊對照表。
四、變更後之信託事務計畫書及收支預算書。
﹝1﹞ 受託人依本法第七十四條規定申請辭任者,應向本會提出左列文件一式二份:
一、申請書。
二、辭任理由書。
三、記載信託事務及信託財產狀況之文件。
四、有關新受託人選任之意見。
﹝1﹞ 委託人、信託監察人或受益人依本法第七十六條及第三十六條第二項規定,申請解任受託人者,應向本會提出左列文件一式二份:
一、申請書。
二、申請解任理由書。
三、有關新受託人選任之意見。
﹝1﹞ 受託人有左列各款情事之一者,本會得依本法第七十六條及第三十六條第二項規定,因申請或依職權將其解任:
一、有本法第八十二條所列各款情事者。
二、管理不當致信託財產發生損害者。
三、違反信託本旨處分信託財產者。
四、違反受託人義務者。
五、有其他重大事由者。
﹝1﹞ 受託人職務解除或任務終了,或遺囑指定之受託人拒絕或不能接受信託者,本會得依本法第七十六條、第三十六條第三項、第四十五條第二項及第四十六條規定,因申請或依職權選任新受託人。
﹝1﹞ 利害關係人或檢察官依本法第七十六條、第三十六條第三項、第四十五條第二項及第四十六條規定,申請選任新受託人者,應向本會提出左列文件一式二份:
一、申請書。
二、原受託人職務解除、任務終了或拒絕或不能接受信託之證明文件。
三、有關新受託人選任之意見。
四、新受託人履歷書及願任同意書。
﹝1﹞ 信託監察人依本法第七十六條及第五十六條規定請求就信託財產給予報酬者,應向本會提出左列文件一式二份:
一、報酬請求書。
二、有關職務繁簡證明文件。
三、有信託財產狀況文件。
﹝2﹞ 本會對於前項請求,應通知受託人於十五日內表示意見。
﹝3﹞ 本會同意第一項請求者,應通知受託人履行。
﹝1﹞ 信託監察人依本法第七十六條及第五十七條規定申請辭任者,應向本會提出左列文件一式二份:
一、申請書。
二、辭任理由書。
三、事務處理報告書。
四、有關新信託監察人選任之意見。
﹝1﹞ 利害關係人或檢察官依本法第七十六條及第五十八條規定,申請解任信託監察人者,應向本會提出左列文件一式二份:
一、申請書。
二、申請解任理由書。
三、有關新信託監察人選任之意見。
﹝1﹞ 利害關係人或檢察官依本法第七十六條及第五十九條規定、申請選任新信託監察人者,應向本會提出左列文件一式二份:
一、申請書。
二、原信託監察人職務解除、任務終了或拒絕或不能接任之證明文件。
三、有關新信託監察人選任之意見。
四、新信託監察人之履歷書及願任同意書。
﹝1﹞ 信託關係存續中受託人變更者,新受託人除本會依第十六條規定選任者外,應檢具左列文件一式二份,向本會申請受託人許可:
一、申請書。
二、身分證明文件。
三、其他相關文件。
﹝1﹞ 第五條至第七條之規定,於受託人變更之情形,準用之。
﹝2﹞ 本會駁回前條申請者,應依第十六條規定選任新受託人。
﹝1﹞ 本會得依本法第七十二條第一項及第二項規定,命受託人就信託事務及信託財產狀況提出報告,並得隨時派員檢查。
﹝2﹞ 本會對前項提出之報告或檢查結果,認有保全信託財產或導正信託事務之必要者,得命受託人提供相當之擔保或為其他適當之處置。
﹝1﹞ 公益信託有左列各款情事之一者,本會應通知委託人、信託監察人及受託人於十五日內表示意見。逾期不表示或雖表示而無正當理由者,本會得依本法第七十七條第一項規定撤銷其許可或為其他必要處置:
一、違反設立許可條件或監督命令。
二、為有害公益之行為。
三、連續三年不為活動。
﹝1﹞ 公益信託因信託行為所定事由發生,或因信託目的已完成或不能完成而消滅者,受託人應依本法第八十條規定,於消滅後一個月內,將消滅之事由及年月日,向本會申報。
﹝1﹞ 公益信託關係消滅時,受託人應作成左列文件,並於取得信託監察人承認後十五日內,向本會申報:
一、信託事務處理報告書。
二、結算書。
三、有關信託財產之歸屬及其相關意見。
﹝1﹞ 本辦法自發布日施行。
回頁首〉〉
【編註】 本檔提供學習與參考為原則;如需正式引用請以官方公告版為準。
如有發現待更正部份及您所需本站未收編之法規,敬請告知,謝謝!

消費者保護公益信託許可及監督辦法
【發布日期】91.10.02【發布機關】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
【法規沿革】
中華民國一百年十二月十六日行政院院臺規字第1000109431號公告第2條、第3條、第5條第1~3項、第6條第1、2項、第8條、第9條第1項、第10條、第11條、第12條、第13條、第14條、第15條、第16條、第17條、第18條第1~3項、第19條、第20條、第21條、第22條、第23條第2項、第24條第1、2項、第25條、第26條、第27條所列屬「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之權責事項,自一百零一年一月一日起改由「行政院」管轄
【法規內容】
第1條
第2條
第3條
一、設立及受託人許可申請書。
二、信託契約或遺囑。
三、信託財產證明文件。
四、委託人身分證明文件。
五、受託人履歷書及身分證明文件(或法人之證明文件)。
六、信託監察人履歷書、願任同意書及身分證明文件。
七、設有諮詢委員會者,其職權、成員人數及成員履歷書、願任同意書。
八、受託當年度及次年度信託事務計畫書及收支預算書。
九、其他經本會指定之文件。
第4條
一、公益信託之名稱。
二、委託人、受託人之姓名及其住所,如為法人者,其名稱OOOOO。
三、信託目的。
四、信託財產之種類、名稱、數量及價額。
五、訂有信託存續期間者,其期間OOOOO。
六、信託財產管理、運用及處分方法。
七、信託關係消滅時,信託財產之歸屬及交付方式。
八、受託人之責任。
九、受託人之報酬標準、種類、計算方法、支付時期及方法。
一O、信託契約之消滅、變更、解除及終止之事由。
一一、簽訂契約之日期及立遺囑之日期。
一二、其他經主管機關規定應記載事項。
第5條
一、信託之設立是否確以公共利益為目的。
二、信託授益行為之內容是否確能實現信託目的。
三、信託財產是否確為委託人有權處分之財產權。
四、受託人是否確有管理或處分信託財產之能力。
五、信託監察人是否確有監督信託事務執行之能力。
六、信託事務計畫書及收支預算書是否確屬妥適。
第6條
第7條
第8條
第9條
一、該年度信託事務處理報告書。
二、該年度收支計算表及資產負債表。
三、該年度終了時信託財產目錄。
第10條
一、受託人之姓名、住所或職業變更,或法人受託人之名稱、代表人、主事務所或業務項目變更者。
二、信託監察人、諮詢委員會委員變更,或信託監察人、諮詢委員會委員之姓名、住所或職業變更者。
第11條
一、申請書。
二、載明將信託財產轉為自有財產或於該信託財產上設定或取得權利理由之文件。
三、欲取得之財產或欲設定或取得之權利之種類、總額及價格證明文件。
第12條
一、申請書。
二、載明必須變更信託條款理由之文件。
三、信託條款變更案及新舊對照表。
四、變更後之信託事務計畫書及收支預算書。
第13條
一、申請書。
二、辭任理由書。
三、記載信託事務及信託財產狀況之文件。
四、有關新受託人選任之意見。
第14條
一、申請書。
二、申請解任理由書。
三、有關新受託人選任之意見。
第15條
一、有本法第八十二條所列各款情事者。
二、管理不當致信託財產發生損害者。
三、違反信託本旨處分信託財產者。
四、違反受託人義務者。
五、有其他重大事由者。
第16條
第17條
一、申請書。
二、原受託人職務解除、任務終了或拒絕或不能接受信託之證明文件。
三、有關新受託人選任之意見。
四、新受託人履歷書及願任同意書。
第18條
一、報酬請求書。
二、有關職務繁簡證明文件。
三、有信託財產狀況文件。
第19條
一、申請書。
二、辭任理由書。
三、事務處理報告書。
四、有關新信託監察人選任之意見。
第20條
一、申請書。
二、申請解任理由書。
三、有關新信託監察人選任之意見。
第21條
一、申請書。
二、原信託監察人職務解除、任務終了或拒絕或不能接任之證明文件。
三、有關新信託監察人選任之意見。
四、新信託監察人之履歷書及願任同意書。
第22條
一、申請書。
二、身分證明文件。
三、其他相關文件。
第23條
第24條
第25條
一、違反設立許可條件或監督命令。
二、為有害公益之行為。
三、連續三年不為活動。
第26條
第27條
一、信託事務處理報告書。
二、結算書。
三、有關信託財產之歸屬及其相關意見。
第28條
回頁首〉〉
如有發現待更正部份及您所需本站未收編之法規,敬請告知,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