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整站
搜尋本頁
【法規名稱】 。♬簡讀版


期貨商負責人及業務員管理規則

【發布日期】111.10.28【發布機關】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法規內容〉〉

【法規沿革】
1‧中華民國八十六年五月三十日財政部證券暨期貨管理委員會(86)台財證(五)字第03216號令訂定發布全文21條;並自八十六年六月一日施行
2‧中華民國八十八年一月二十一日財政部證券暨期貨管理委員會(88)台財證(七)字第00267號令修正發布第5、7、16條條文
3‧中華民國八十九年九月二十六日財政部證券暨期貨管理委員會(89)台財證(七)字第04192號令修正發布第7、8、11、13、16、21條條文;並自發布日起施行
4‧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財政部證券暨期貨管理委員會台財證七字第0910006323號令修正發布第2、4、5、16條條文;並刪除第19條條文
5‧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七月三十一日財政部證券暨期貨管理委員會台財證七字第0920003122號令修正發布第3條條文;並增訂第3-1、3-2、20-1條條文
6‧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十月二日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證七字第0960052678號令修正發布第57條條文
7‧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十月二十三日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證七字第0960056276 號令修正發布第6條條文
8‧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七月七日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證七字第0970033572號令修正發布第23-267811條條文,增訂第5-1條條文
9‧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十一月十一日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證期字第0980060589號令修正發布第233-15720-1條條文;增訂第7-118-1條條文
10‧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十月十一日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證券字第0990051567號令修正發布第3-1720-1條條文
 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六月二十五日行政院院臺規字第1010134960號公告第3-1條第3項所列屬「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之權責事項,自一百零一年七月一日起改由「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管轄
11‧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十二月三十日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證券字第1020052674號令修正發布第3-17條條文
12‧中華民國一百零四年八月三十一日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證期字第1040034832號令修正發布第77-1條條文
13‧中華民國一百零八年五月十五日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證期字第1080314358號令修正發布第55-1813條條文
14‧中華民國一百零九年十月二十六日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證券字第1090364936號令修正發布第3條條文
15‧中華民國一百十一年十月二十八日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證券字第1110384597號令修正發布第7-11120-121條條文;增訂第7-27-3條條文;除第7-3條條文自一百十二年一月一日施行外,自發布日施行

回頁首〉〉
【法規內容】

第1條


﹝1﹞本規則依期貨交易法(以下簡稱本法)第六十一條規定訂定之。

第2條


﹝1﹞本規則所稱負責人,指依公司法第八條或其他法律之規定應負責之人。
﹝2﹞本規則所稱業務員,指為期貨商從事下列業務之人員:
  一、期貨交易之招攬、開戶、受託、執行或結算交割。
  二、期貨交易之自行買賣、結算交割。
  三、期貨交易之內部稽核。
  四、期貨交易之全權委託。
  五、期貨交易之自行查核或法令遵循。
  六、期貨交易之主辦會計。
  七、期貨交易之風險管理。
  八、辦理其他經核准之業務。

   --98年11月11日修正前條文--


﹝1﹞本規則所稱負責人,指依公司法第八條或其他法律之規定應負責之人。
﹝2﹞本規則所稱業務員,指為期貨商從事下列業務之人員:
  一、期貨交易之招攬、開戶、受託、執行或結算交割。
  二、期貨交易之自行買賣、結算交割。
  三、期貨交易之內部稽核。
  四、期貨交易之全權委託。
  五、期貨交易之自行查核或法令遵循。
  六、辦理其他經核准之業務。

   --97年7月7日修正前條文--


﹝1﹞本規則所稱負責人,指依公司法第八條或其他法律之規定應負責之人。
﹝2﹞本規則所稱業務員,指為期貨商從事下列業務之人員:
  一、期貨交易之招攬、開戶、受託、執行或結算交割。
  二、期貨交易之自行買賣、結算交割。
  三、期貨交易之內部稽核。
  四、期貨交易之全權委託。

第3條


﹝1﹞期貨商之經理人,除總經理及外國期貨商在中華民國境內分支機構負責人外,應符合下列資格條件之一:
  一、經教育部承認之國內外專科以上學校畢業或同等學歷,具證券、期貨、金融或保險機構從事業務工作經驗三年以上,成績優良者。
  二、期貨機構工作經驗四年以上,成績優良者。
  三、從事資訊、科技、法律、電子商務或數位經濟等專業領域之工作經驗六年以上,成績優良者。
  四、有其他學經歷足資證明其具備期貨專業知識及經營管理經驗,可健全有效經營期貨商業務者。

   --109年10月26日修正前條文--


﹝1﹞期貨商之經理人,除總經理及外國期貨商在中華民國境內分支機構負責人外,應符合下列資格條件之一:
  一、經教育部承認之國內外專科以上學校畢業或同等學歷,具證券、期貨、金融或保險機構從事業務工作經驗三年以上,成績優良者。
  二、期貨機構工作經驗四年以上,成績優良者。
  三、有其他學經歷足資證明其具備期貨專業知識及經營管理經驗,可健全有效經營期貨商業務者。

   --98年11月11日修正前條文--


﹝1﹞期貨商之經理人,除總經理及外國期貨商在中華民國境內分支機構負責人外,應符合下列資格條件之一:
  一、期貨機構工作經驗二年以上,並曾擔任期貨機構副經理以上或同等職務者。
  二、證券、金融或保險機構工作經驗三年以上,並曾擔任證券、金融或保險機構經理以上或同等職務者。
  三、證券、期貨、金融或保險機構工作經驗五年以上,並曾擔任證券、期貨、金融或保險機構副經理以上或同等職務者。
  四、擔任證券、期貨、金融或保險行政或管理工作經驗五年以上,並曾任薦任職以上或相當職務者。
  五、具備經教育部承認之國內外專科以上學校畢業或同等學歷並有事實足資證明具備期貨專業知識及經營管理經驗,可健全有效經營期貨業務者。

第3-1條


﹝1﹞期貨商應置總經理一人,負責綜理全公司之業務,且不得有其他職責相當之人。
﹝2﹞期貨商之總經理應具備良好品德及有效領導與經營期貨商之能力,除由證券商或金融機構兼營者得另依其他法令之規定外,並應具備下列資格之一:
  一、經教育部承認之國內外專科以上學校畢業或具同等學歷,具證券、期貨、金融或保險機構從事業務工作經驗五年以上,並曾擔任證券或期貨機構副總經理或同等職務一年以上,或證券或期貨機構經理或同等職務三年以上,成績優良者。
  二、期貨機構工作經驗六年以上,並曾擔任證券或期貨機構副總經理或同等職務一年以上,或證券或期貨機構經理或同等職務三年以上,成績優良者。
  三、有其他學經歷足資證明其具備期貨專業知識及經營管理經驗,可健全有效經營期貨商業務者。
﹝3﹞期貨商聘任總經理,應事先檢具規劃人選符合前項資格之證明文件,報期貨交易所審查合格轉報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本會)備查後,始得充任。
﹝4﹞外國期貨商在中華民國境內分支機構負責人,應具備第二項之資格,並事先檢具有關資格證明文件報期貨交易所審查合格轉報本會備查後,始得充任。

   --102年12月30日修正前條文--


﹝1﹞期貨商應置總經理一人,負責綜理全公司之業務,且不得有其他職責相當之人。
﹝2﹞期貨商之總經理應具備良好品德及有效領導與經營期貨商之能力,除由證券商或金融機構兼營者得另依其他法令之規定外,並應具備下列資格之一:
  一、經教育部承認之國內外專科以上學校畢業或具同等學歷,具證券、期貨、金融或保險機構從事業務工作經驗五年以上,並曾擔任證券或期貨機構副總經理或同等職務一年以上,或證券或期貨機構經理或同等職務三年以上,成績優良者。
  二、期貨機構工作經驗六年以上,並曾擔任證券或期貨機構副總經理或同等職務一年以上,或證券或期貨機構經理或同等職務三年以上,成績優良者。
  三、有其他學經歷足資證明其具備期貨專業知識及經營管理經驗,可健全有效經營期貨商業務者。
﹝3﹞期貨商聘任總經理,應事先檢具規劃人選符合前項資格之證明文件,報期貨交易所審查合格轉報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本會)備查後,始得充任。
﹝4﹞外國期貨商在中華民國境內分支機構負責人,應具備第二項之資格,並事先檢具有關資格證明文件報期貨交易所審查合格轉報本會備查後,始得充任。

   --99年10月11日修正前條文--


﹝1﹞期貨商之總經理應具備良好品德與有效領導及經營期貨商之能力,除由證券商或金融機構兼營者得另依其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之規定外,應符合下列資格條件之一:
  一、經教育部承認之國內外專科以上學校畢業或具同等學歷,具證券、期貨、金融或保險機構從事業務工作經驗五年以上,並曾擔任證券或期貨機構副總經理或同等職務一年以上,或證券或期貨機構經理或同等職務三年以上,成績優良者。
  二、期貨機構工作經驗六年以上,並曾擔任證券或期貨機構副總經理或同等職務一年以上,或證券或期貨機構經理或同等職務三年以上,成績優良者。
  三、有其他學經歷足資證明其具備期貨專業知識及經營管理經驗,可健全有效經營期貨商業務者。
﹝2﹞期貨商聘任總經理,應事先檢具規劃人選符合前項資格之證明文件,報期貨交易所審查合格轉報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本會)備查後,始得充任。
﹝3﹞外國期貨商在中華民國境內分支機構負責人,應具備第一項之資格,並事先檢具有關資格證明文件報期貨交易所審查合格轉報本會備查後,始得充任。

   --98年11月11日修正前條文--


﹝1﹞期貨商之總經理,除由證券商或金融機構兼營者得另依其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之規定外,應符合下列資格條件之一:
  一、經教育部承認之國內外專科以上學校畢業或具同等學歷,期貨機構工作經驗四年以上,並曾擔任證券或期貨機構副總經理或同等職務一年以上,或證券或期貨機構經理或同等職務三年以上者。
  二、經教育部承認之國內外專科以上學校畢業或具同等學歷,證券、期貨、金融或保險機構工作經驗五年以上,並曾擔任證券或期貨機構副總經理或同等職務一年以上,或證券或期貨機構經理或同等職務三年以上者。
  三、經教育部承認之國內外專科以上學校畢業或同等學歷,擔任證券、期貨、金融或保險行政或管理工作經驗五年以上,並曾任薦任九職等以上或同等職務三年以上者。
  四、有其他學經歷足資證明其具備期貨專業知識及經營管理經驗,可健全有效經營期貨業務者。
﹝2﹞期貨商聘任總經理,應事先檢具規劃人選符合前項資格之證明文件,報期貨交易所審查合格轉報本會備查後,始得充任。
﹝3﹞外國期貨商在中華民國境內分支機構負責人,應具備第一項之資格,並事先檢具有關資格證明文件報期貨交易所審查合格轉報本會備查後,始得充任。

第3-2條


﹝1﹞本規則所稱證券機構,係指證券交易法所稱之證券商、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證券商業同業公會及證券服務事業;金融機構,係指銀行法所稱之銀行;保險機構,係指保險法所稱之保險公司;期貨機構,係指本法所稱之期貨商、期貨交易所、期貨結算機構、期貨商業同業公會、全國期貨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槓桿交易商及期貨服務事業。

   --97年7月7日修正前條文--


﹝1﹞前二條所稱證券機構,係指證券交易法所稱之證券商、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證券商業同業公會及證券服務事業;金融機構,係指銀行法所稱之銀行;保險機構,係指保險法所稱之保險公司;期貨機構,係指本法所稱之期貨商、期貨交易所、期貨結算機構、期貨商業同業公會、全國期貨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槓桿交易商及期貨服務事業。

第4條


﹝1﹞本規則所稱經理人,應依公司法關於經理人之規定辦理,包括已向經濟部辦理經理人登記,或依章程或契約規定授權範圍內有為公司管理事務及為公司簽名權利之經理人。

第5條


﹝1﹞期貨商業務員除從事第二條第二項第六款之業務者外,應具備下列資格條件之一:
  一、經中華民國期貨業商業同業公會(以下簡稱同業公會)委託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證基會)舉辦之業務員測驗合格者。
  二、經本法第五條公告之國外期貨交易所所屬國權責機構舉辦之業務員測驗合格,仍在執行業務之有效期間內,並有二年以上實際經驗及經本會認可者。
  三、本規則修正施行前,經本會或其指定機構舉辦之業務員測驗合格者。
  四、依期貨經理事業管理規則(以下簡稱期經管理規則)規定,取得期貨交易分析人員資格者。

   --108年5月15日修正前條文--


﹝1﹞期貨商業務員除從事第二條第二項第六款之業務者外,應具備下列資格條件之一:
  一、經期貨商業同業公會委託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舉辦之業務員測驗合格者。
  二、經本法第五條公告之國外期貨交易所所屬國權責機構舉辦之業務員測驗合格,仍在執行業務之有效期間內,並有二年以上實際經驗及經本會認可者。
  三、本規則修正施行前,經本會或其指定機構舉辦之業務員測驗合格者。
  四、依期貨經理事業管理規則規定,取得期貨交易分析人員資格者。
﹝2﹞前項取得業務員資格者,自資格證書所載核發日起五年內未辦理登記或離職滿五年者,喪失資格。
﹝3﹞本規則施行前已取得業務員資格者,自施行之日起五年內未辦理登記或離職滿五年者,喪失資格。

   --98年11月11日修正前條文--


﹝1﹞期貨商業務員應具備下列資格條件之一:
  一、經期貨商業同業公會委託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舉辦之業務員測驗合格者。
  二、經本法第五條公告之國外期貨交易所所屬國權責機構舉辦之業務員測驗合格,仍在執行業務之有效期間內,並有二年以上實際經驗及經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本會)認可者。
  三、本規則修正施行前,經本會或其指定機構舉辦之業務員測驗合格者。
  四、依期貨經理事業管理規則規定,取得期貨交易分析人員資格者。
﹝2﹞前項取得業務員資格者,自資格證書所載核發日起五年內未辦理登記或離職滿五年者,喪失資格。
﹝3﹞本規則施行前已取得業務員資格者,自施行之日起五年內未辦理登記或離職滿五年者,喪失資格。

   --96年10月2日修正前條文--


﹝1﹞期貨商業務員應具備下列資格條件之一:
  一、經期貨商業同業公會委託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舉辦之業務員測驗合格者。
  二、經本法第五條公告之國外期貨交易所所屬國權責機構舉辦之業務員測驗合格,仍在執行業務之有效期間內,並有二年以上實際經驗及經財政部證券暨期貨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本會)認可者。
  三、本規則修正施行前,經本會或其指定機構舉辦之業務員測驗合格者。
  四、依期貨經理事業管理規則規定,取得期貨交易分析人員資格者。
﹝2﹞前項取得業務員資格者,自資格證書所載核發日起五年內未辦理登記或離職滿五年者,喪失資格。
﹝3﹞本規則施行前已取得業務員資格者,自施行之日起五年內未辦理登記或離職滿五年者,喪失資格。

第5-1條


﹝1﹞期貨商之內部稽核人員,應具備下列資格條件之一:
  一、依期經管理規則規定,取得期貨交易分析人員資格,並具備證券、期貨、金融或保險機構工作經驗一年以上者。
  二、依前條第一款至第三款規定,取得業務員資格,並具備證券、期貨、金融或保險機構工作經驗二年以上者。
﹝2﹞本規則修正發布時現任內部稽核人員如不符合規定者,應於修正發布日起一年內參加同業公會、證基會、中華民國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或中華民國內部稽核協會舉辦之稽核相關業務專業訓練課程三十小時以上。但已擔任期貨商內部稽核人員達一年以上者,免除上開訓練時數之規定。

   --108年5月15日修正前條文--


﹝1﹞期貨商之內部稽核人員,應具備下列資格條件之一:
  一、依期貨經理事業管理規則規定,取得期貨交易分析人員資格,並具備證券、期貨、金融或保險機構工作經驗一年以上者。
  二、依前條第一項第一款至第三款規定,取得業務員資格,並具備證券、期貨、金融或保險機構工作經驗二年以上者。
﹝2﹞本規則修正發布時現任內部稽核人員如不符合規定者,應於修正發布日起一年內參加中華民國期貨業商業同業公會、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中華民國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或中華民國內部稽核協會舉辦之稽核相關業務專業訓練課程三十小時以上。但已擔任期貨商內部稽核人員達一年以上者,免除上開訓練時數之規定。

第6條


﹝1﹞擔任或直接從事第二條第二項所定之職務之董事或經理人或擔任受託買賣、自行買賣及結算交割部門之經理人,應具備第五條或前條所定之資格條件。

   --97年7月7日修正前條文--


﹝1﹞擔任或直接從事第二條第二項所定之職務之董事或經理人或擔任受託買賣、自行買賣及結算交割部門之經理人,應具備前條所定之資格條件。

第7條


﹝1﹞期貨商之董事長不得兼任總經理。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本會核准者,不在此限:
  一、期貨商未兼營其他事業並僅經營單一業務種類,且僅有單一營業據點。
  二、期貨商將因合併或解散而消滅,且其董事長或總經理有辭職、解任或其他無法繼續執行職務之情形。
  三、期貨商經本會撤銷營業許可,且其董事長或總經理有辭職、解任或其他無法繼續執行職務之情形。
  四、其他特殊事由。
﹝2﹞期貨商之業務員,不得兼任國內外其他期貨商任何職務。但期貨商法令遵循人員、內部稽核人員、風險管理人員及主辦會計人員兼任國外期貨關係企業相同性質職務者,不在此限。
﹝3﹞前項所稱關係企業,適用公司法關係企業章之規定。
﹝4﹞期貨商受託買賣、自行買賣及結算交割部門之經理人不得互相兼任。
﹝5﹞期貨商之下列業務員不得辦理登記範圍以外之業務或由其他業務員兼任,但其他法令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一、辦理期貨交易自行買賣業務之人員。
  二、內部稽核人員。
  三、風險管理人員。
﹝6﹞期貨商辦理受託買賣及執行期貨交易業務之人員,不得兼任期貨交易開戶、結算交割及主辦會計等職務。
﹝7﹞證券商兼營期貨業務,其業務員如具有證券及期貨業務員資格者,於辦理登記範圍之開戶、受託買賣、自行買賣、結算交割、內部稽核、自行查核、法令遵循、風險管理及主辦會計業務時,得同時辦理證券及期貨之相同性質業務。
﹝8﹞證券商兼營期貨業務者,其辦理受託買賣、自行買賣及結算交割業務部門之經理人,得由其辦理相同性質業務之證券部門經理人且符合第三條第五條規定之資格條件者兼任。
﹝9﹞第七項及前項規定,除其他法令另有規定者外,於金融機構兼營期貨業務者準用之。
﹝10﹞期貨商業務員之兼任職務行為,期貨商應建立內部審核控管機制,以確保業務員本職及兼任職務之有效執行,並維持期貨商業務之正常運作,不得涉有利益衝突、違反期貨相關規定或內部控制制度情事,且應確保期貨交易人及股東權益。

   --104年8月31日修正前條文--


﹝1﹞期貨商之董事長不得兼任總經理。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本會核准者,不在此限:
  一、期貨商未兼營其他事業並僅經營單一業務種類,且僅有單一營業據點。
  二、期貨商將因合併或解散而消滅,且其董事長或總經理有辭職、解任或其他無法繼續執行職務之情形。
  三、期貨商經本會撤銷營業許可,且其董事長或總經理有辭職、解任或其他無法繼續執行職務之情形。
  四、其他特殊事由。
﹝2﹞期貨商之業務員,不得兼任國內外其他期貨商任何職務。但期貨商內部稽核人員、風險管理人員及主辦會計人員兼任國外期貨關係企業相同性質職務者,不在此限。
﹝3﹞前項所稱關係企業,適用公司法關係企業章之規定。
﹝4﹞期貨商受託買賣、自行買賣及結算交割部門之經理人不得互相兼任。
﹝5﹞期貨商之下列業務員不得辦理登記範圍以外之業務或由其他業務員兼任,但其他法令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一、辦理期貨交易自行買賣業務之人員。
  二、內部稽核人員。
  三、風險管理人員。
﹝6﹞期貨商辦理受託買賣及執行期貨交易業務之人員,不得兼任期貨交易開戶、結算交割及主辦會計等職務。
﹝7﹞證券商兼營期貨業務,其業務員如具有證券及期貨業務員資格者,於辦理登記範圍之開戶、受託買賣、自行買賣、結算交割、內部稽核、自行查核、法令遵循、風險管理及主辦會計業務時,得同時辦理證券及期貨之相同性質業務。
﹝8﹞證券商兼營期貨業務者,其辦理受託買賣、自行買賣及結算交割業務部門之經理人,得由其辦理相同性質業務之證券部門經理人且符合第三條第五條規定之資格條件者兼任。
﹝9﹞第七項及前項規定,除其他法令另有規定者外,於金融機構兼營期貨業務者準用之。
﹝10﹞期貨商業務員之兼任職務行為,期貨商應建立內部審核控管機制,以確保業務員本職及兼任職務之有效執行,並維持期貨商業務運作之必要範圍為限,不得涉有利益衝突、違反期貨相關規定或內部控制制度情事,且應確保期貨交易人及股東權益。

   --102年12月30日修正前條文--


﹝1﹞期貨商之董事長不得兼任總經理。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本會核准者,不在此限:
  一、期貨商未兼營其他事業並僅經營單一業務種類,且僅有單一營業據點。
  二、期貨商將因合併或解散而消滅,且其董事長或總經理有辭職、解任或其他無法繼續執行職務之情形。
  三、期貨商經本會撤銷營業許可,且其董事長或總經理有辭職、解任或其他無法繼續執行職務之情形。
  四、其他特殊事由。
﹝2﹞期貨商受託買賣、自行買賣、結算交割部門經理人及負責風險管理業務之人不得互相兼任。
﹝3﹞期貨商之下列業務員不得辦理登記範圍以外之業務或由其他業務員兼任,但其他法令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一、辦理受託買賣及執行期貨交易業務之人員。
  二、辦理期貨交易自行買賣業務之人員。
  三、內部稽核人員。
﹝4﹞證券商兼營期貨業務,其業務員如具有證券及期貨業務員資格者,於辦理登記範圍之開戶、受託買賣、自行買賣、結算交割、內部稽核、自行查核、法令遵循、風險管理及主辦會計業務時,得同時辦理證券及期貨之相同性質業務。
﹝5﹞證券商兼營期貨業務者,其辦理受託買賣、自行買賣及結算交割業務部門之經理人,得由其辦理相同性質業務之證券部門經理人且符合第三條第五條規定之資格條件者兼任。
﹝6﹞期貨商之業務員,除第四項規定外,應為專任;但其他法令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7﹞第四項及第五項規定,除其他法令另有規定者外,於金融機構兼營期貨業務者準用之。

   --99年10月11日修正前條文--


﹝1﹞期貨商受託買賣、自行買賣、結算交割部門經理人及負責風險管理業務之人不得互相兼任。
﹝2﹞期貨商之下列業務員不得辦理登記範圍以外之業務或由其他業務員兼任,但其他法令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一、辦理受託買賣及執行期貨交易業務之人員。
  二、辦理期貨交易自行買賣業務之人員。
  三、內部稽核人員。
﹝3﹞證券商兼營期貨業務,其業務員如具有證券及期貨業務員資格者,於辦理登記範圍之開戶、受託買賣、自行買賣、結算交割、內部稽核、自行查核、法令遵循、風險管理及主辦會計業務時,得同時辦理證券及期貨之相同性質業務。
﹝4﹞證券商兼營期貨業務者,其辦理受託買賣、自行買賣及結算交割業務部門之經理人,得由其辦理相同性質業務之證券部門經理人且符合第三條第五條規定之資格條件者兼任。
﹝5﹞期貨商之業務員,除第三項規定外,應為專任;但其他法令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6﹞第三項及第四項規定,除其他法令另有規定者外,於金融機構兼營期貨業務者準用之。

   --98年11月11日修正前條文--


﹝1﹞期貨商受託買賣、自行買賣、結算交割部門經理人及負責風險管理業務之人不得互相兼任。
﹝2﹞期貨商之下列業務員不得辦理登記範圍以外之業務或由其他業務員兼任,但其他法令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一、辦理受託買賣及執行期貨交易業務之人員。
  二、辦理期貨交易自行買賣業務之人員。
  三、內部稽核人員。
﹝3﹞證券商兼營期貨業務者,如由具有證券及期貨業務員資格之業務員辦理前項第一款之受託買賣業務時,得同時受託證券或期貨之買賣;如由具有證券及期貨業務員資格之業務員辦理前項第二款之自行買賣業務時,得同時辦理證券或期貨之自行買賣;如由具有證券及期貨業務員資格之業務員辦理前項第三款之內部稽核時,得同時辦理證券或期貨業務之內部稽核。
﹝4﹞證券商兼營期貨業務者,其辦理期貨受託買賣部門之經理人,得由其辦理證券受託買賣部門之經理人且符合第三條第五條規定之資格條件者兼任;其辦理期貨自行買賣部門之經理人,得由其辦理證券自行買賣部門之經理人且符合第三條第五條規定之資格條件者兼任。
﹝5﹞期貨商之經理人及業務員,除前二項規定外,應為專任;但其他法令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6﹞第三項及第四項規定,除其他法令另有規定者外,於金融機構兼營期貨業務者準用之。

   --97年7月7日修正前條文--


﹝1﹞期貨商受託買賣、自行買賣、結算交割部門經理人及負責風險管理業務之人不得互相兼任。
﹝2﹞期貨商之下列業務員不得辦理登記範圍以外之業務或由其他業務員兼任:
  一、辦理受託買賣及執行期貨交易業務之人員。
  二、辦理期貨交易自行買賣業務之人員。
  三、內部稽核人員。
﹝3﹞證券商兼營期貨業務者,如由具有證券及期貨業務員資格之業務員辦理前項第一款之受託買賣業務時,得同時受託證券或期貨之買賣;如由具有證券及期貨業務員資格之業務員辦理前項第二款之自行買賣業務時,得同時辦理證券或期貨之自行買賣;如由具有證券及期貨業務員資格之業務員辦理前項第三款之內部稽核時,得同時辦理證券或期貨業務之內部稽核。
﹝4﹞證券商兼營期貨業務者,其辦理期貨受託買賣部門之經理人,得由其辦理證券受託買賣部門之經理人且符合第三條第五條規定之資格條件者兼任;其辦理期貨自行買賣部門之經理人,得由其辦理證券自行買賣部門之經理人且符合第三條第五條規定之資格條件者兼任。
﹝5﹞期貨商之經理人及業務員,除前二項規定外,應為專任;但其他法令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6﹞第三項及第四項規定,除其他法令另有規定者外,於金融機構兼營期貨業務者準用之。

   --96年10月2日修正前條文--


﹝1﹞期貨商受託買賣、自行買賣、結算交割部門經理人及負責風險管理業務之人不得互相兼任。
﹝2﹞期貨商之下列業務員不得辦理登記範圍以外之業務或由其他業務員兼任:
  一、辦理受託買賣及執行期貨交易業務之人員。
  二、辦理期貨交易自行買賣業務之人員。
  三、內部稽核人員。
﹝3﹞兼營期貨業務者,如由具有證券及期貨業務員資格之業務員辦理前項第一款之受託買賣業務時,得同時受託證券或期貨之買賣;如由具有證券及期貨業務員資格之業務員辦理前項第三款之內部稽核時,得同時辦理證券或期貨業務之內部稽核。
﹝4﹞期貨商之經理人及業務員,除前項規定外,應為專任;但其他法令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第7-1條


﹝1﹞期貨商之負責人不得充任銀行、金融控股公司、信託公司、信用合作社、農(漁)會信用部、票券金融公司、證券業、保險業或其他期貨業之負責人。但下列情形,不在此限:
  一、因期貨商與該等機構間之投資關係,且無董事長、經理人互相兼任情事,並經本會核准者。
  二、因特殊需要經本會核准者,得擔任該等機構之董事長。
  三、期貨商為金融控股公司之子公司者,其負責人得兼任該控股公司或其他子公司之負責人。但子公司間不得有經理人互相兼任之情事。
  四、期貨商為金融控股公司之法人董事、監察人者,其負責人因擔任該控股公司之負責人,得兼任該控股公司子公司之董事、監察人。
﹝2﹞期貨商因與公開發行之非金融機構間有投資關係者,期貨商之負責人不得擔任該被投資公司之董事長、經理人。
﹝3﹞期貨商負責人之兼任行為,期貨商應建立內部審核控管機制,以確保本職及兼任職務之有效執行,並維持期貨商業務之正常運作,不得涉有利益衝突、違反期貨相關規定或內部控制制度之情事,並應確保股東權益。
﹝4﹞期貨商應依據其投資管理需要、風險管理政策及本規則之規定,定期對負責人兼任職務之績效予以考核,考核結果作為繼續兼任及酌減兼任職務之重要參考。

   --111年10月28日修正前條文--


﹝1﹞期貨商之負責人不得充任銀行、金融控股公司、信託公司、信用合作社、農(漁)會信用部、票券金融公司、證券業、保險業或其他期貨業之負責人。但下列情形,不在此限:
  一、因期貨商與該等機構間之投資關係,且無董事長、經理人互相兼任情事,並經本會核准者。
  二、因特殊需要經本會核准者,得擔任該等機構之董事長。
  三、期貨商為金融控股公司之子公司者,其負責人得兼任該控股公司或其他子公司之負責人。但子公司間不得有經理人互相兼任之情事。
  四、期貨商為金融控股公司之法人董事、監察人者,其負責人因擔任該控股公司之負責人,得兼任該控股公司子公司之董事、監察人。
﹝2﹞期貨商因與公開發行之非金融機構間有投資關係者,期貨商之負責人不得擔任該被投資公司之董事長、經理人。
﹝3﹞期貨商負責人之兼任行為,期貨商應建立內部審核控管機制,以確保本職及兼任職務之有效執行,並維持期貨商業務之正常運作,不得涉有利益衝突、違反期貨相關規定或內部控制制度之情事,並應確保股東權益。

   --104年8月31日修正前條文--


﹝1﹞期貨商之負責人不得充任銀行、金融控股公司、信託公司、信用合作社、農(漁)會信用部、票券金融公司、證券業、保險業或其他期貨業之負責人。但下列情形,不在此限:
  一、因期貨商與該等機構間之投資關係,且無董事長、經理人互相兼任情事,並經本會核准者。
  二、為進行合併之需要,經本會核准者,得擔任該等機構之董事長。
  三、期貨商為金融控股公司之子公司者,其負責人得兼任該控股公司或其他子公司之負責人。但子公司間不得有經理人互相兼任之情事。
  四、期貨商為金融控股公司之法人董事、監察人者,其負責人因擔任該控股公司之負責人,得兼任該控股公司子公司之董事、監察人。
﹝2﹞期貨商因與第一項所列以外之機構間有投資關係者,期貨商之負責人不得擔任該被投資公司之董事長、經理人。
﹝3﹞期貨商負責人之兼任行為應以確保本職及兼任職務之有效執行,並維持期貨商業務運作之必要範圍為限,不得涉有利益衝突、違反期貨相關規定或內部控制制度之情事,並應確保股東權益。

第7-2條


﹝1﹞期貨商之董事長應具備良好品德與有效領導及經營期貨商之能力,除由證券商或金融機構兼營者得另依其他法令之規定外,並具備下列資格之一:
  一、經教育部承認之國內外專科以上學校畢業或具同等學歷,具證券、期貨、金融或保險機構從事業務工作經驗三年以上,並曾擔任證券或期貨機構經理以上或同等職務一年以上,成績優良者。
  二、經教育部承認之國內外專科以上學校畢業或具同等學歷,擔任期貨行政或監理工作經驗五年以上,並曾任薦任九職等以上或同等職務一年以上,成績優良者。
  三、證券、期貨、金融或保險機構工作經驗五年以上,並曾擔任證券或期貨機構副經理以上或同等職務三年以上,成績優良者。
  四、有其他學經歷足資證明其具備證券、期貨或金融專業知識及經營管理經驗,可健全有效經營期貨商業務者。
﹝2﹞期貨商之董事長應於選任後十日內,檢具相關資格證明文件,報期貨交易所審查並轉報本會認可;其資格條件有未經本會認可者,本會得命期貨商限期調整;於充任後有事實證明其未符合前項所定應具備之良好品德、能力及資格條件者,亦同。
﹝3﹞期貨商對擬選任之董事長認有適用第一項第四款之疑義者,得於選任前,先報期貨交易所審查並轉報本會認可。
﹝4﹞本條中華民國一百十一年十月二十八日修正施行前,已擔任期貨商董事長者,得於原任期內續任之,不受第一項及第二項規定之限制。期貨商董事長於本規則修正後選任者,應符合本規則所定應具備之品德、能力及資格條件;不符者,應予解任。

第7-3條


﹝1﹞期貨商董事、監察人本人或其關係人同時擔任第七條之一第一項所列其他金融機構之董事、監察人,推定有利益衝突之情事。但期貨商與其他金融機構屬公司法所稱控制與從屬關係者,或依本規則規定兼任者,不在此限。
﹝2﹞前項所稱董事、監察人本人,範圍如下:
  一、法人及其指定行使職務之自然人。
  二、法人及代表法人當選之自然人代表人。
  三、非以政府、法人或其代表人當選之自然人。
﹝3﹞第一項所稱董事、監察人本人之關係人,指同一自然人或同一法人之關係人,其範圍如下:
  一、同一自然人之關係人:
  (一)該自然人之配偶及直系血親。
  (二)該自然人與前目之人持有已發行有表決權股份或資本額合計超過三分之一之企業,或擔任董事長、總經理或過半數董事之企業或財團法人。
  二、同一法人之關係人:
  (一)該法人之董事長、其配偶及直系血親。
  (二)該法人與前目之自然人持有已發行有表決權股份或資本額合計超過三分之一之企業,或擔任董事長、總經理或過半數董事之企業或財團法人。
  (三)該法人之關係企業。關係企業適用公司法第三百六十九條之一至第三百六十九條之三、第三百六十九條之九及第三百六十九條之十一規定。
﹝4﹞政府及其直接、間接持有百分之百股份之期貨商,不適用前三項規定。但其所指派之法人董事、監察人代表或代表人,除經本會核准外,不得兼任其他金融機構任何職務。
﹝5﹞期貨商董事、監察人本人或其關係人,有第一項或前項利益衝突情事時,本會得限期命其調整;無正當理由屆期未調整者,應予解任。
﹝6﹞本條中華民國一百十一年十月二十八日修正施行前,已擔任期貨商董事或監察人者,得於原任期內續任之,不受前五項規定之限制。

第8條


﹝1﹞期貨商負責人及業務員之登記、異動,應由所屬期貨商向同業公會辦理,非經登記不得執行職務。
﹝2﹞有下列情事之一者,不得為前項之登記;已登記者,應予撤銷:
  一、有本法第二十八條規定之情事。
  二、不符合第三條第五條、第五條之一第六條規定之資格條件。
  三、違反第七條規定。
  四、未依第十一條或第十三條規定經參加職前訓練或在職訓練且成績合格。
  五、有事實證明從事或涉及其他不誠信或不正當之活動,顯示其不適合擔任負責人或業務員。
﹝3﹞期貨商負責人及業務員有異動者,期貨商應於異動後五日內,向同業公會申報,並辦理工作證之換發或繳回,所屬期貨商在辦理異動登記前,對各該人員之行為仍不能免責。

   --108年5月15日修正前條文--


﹝1﹞期貨商負責人及業務員之登記、異動,應由所屬期貨商向全國期貨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辦理,非經登記不得執行職務。
﹝2﹞有下列情事之一者,不得為前項之登記;已登記者,應予撤銷:
  一、有本法第二十八條規定之情事者。
  二、不符合第三條第五條、第五條之一第六條規定之資格條件者。
  三、違反第七條規定者。
  四、未依第十一條或第十三條規定經參加職前訓練或在職訓練且成績合格者。
  五、有事實證明從事或涉及其他不誠信或不正當之活動,顯示其不適合擔任負責人或業務員者。
﹝3﹞期貨商負責人及業務員有異動者,期貨商應於異動後五日內,向全國期貨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申報,並辦理工作證之換發或繳回,所屬期貨商在辦理異動登記前,對各該人員之行為仍不能免責。

   --97年7月7日修正前條文--


﹝1﹞期貨商負責人及業務員之登記、異動,應由所屬期貨商向全國期貨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辦理,非經登記不得執行職務。
﹝2﹞有下列情事之一者,不得為前項之登記;已登記者,應予撤銷:
  一、有本法第二十八條規定之情事者。
  二、不符合第三條第五條第六條規定之資格條件者。
  三、違反第七條規定者。
  四、未依第十一條或第十三條規定經參加職前訓練或在職訓練且成績合格者。
  五、有事實證明從事或涉及其他不誠信或不正當之活動,顯示其不適合擔任負責人或業務員者。
﹝3﹞期貨商負責人及業務員有異動者,期貨商應於異動後五日內,向全國期貨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申報,並辦理工作證之換發或繳回,所屬期貨商在辦理異動登記前,對各該人員之行為仍不能免責。

第9條


﹝1﹞期貨商接受委託交易,應由登記合格之業務員承辦之,登記人員執行受託交易,應佩帶工作證。

第10條


﹝1﹞期貨商經理人或業務員請假、停止執行業務或其他原因出缺者,所屬期貨商應指派具有與被代理人相當資格條件之人員代理之,該人員並不得違反第七條之規定。
﹝2﹞前項之代理,期貨商應設專簿載明代理之事由、期間、代理人及其職務,以供查考。

第11條


﹝1﹞期貨商之業務員,應參加本會所指定機構辦理之職前訓練與在職訓練。期貨商並得依同業公會所定在職訓練作業要點規定,申請自行辦理在職訓練。
﹝2﹞初任及離職滿二年再任業務員者,應於執行業務前半年內參加職前訓練;在職人員應每二年參加在職訓練。
﹝3﹞取得期貨商業務員資格前半年內已參加經本會認定之職前訓練且成績合格者,於取得期貨商業務員資格起半年內登記為業務員執行業務,得免參加前項初任業務員之職前訓練。
﹝4﹞曾參加期貨商業務員職前訓練之其他期貨業之業務員,於離職後二年內轉任期貨商業務員時,得免參加職前訓練。
﹝5﹞前項人員於轉任期貨商業務員後,其應參加在職訓練之期限,應自前次參加其他期貨業職前或在職訓練之時間起算。

   --111年10月28日修正前條文--


﹝1﹞期貨商之業務員,應參加本會所指定機構辦理之職前訓練與在職訓練。
﹝2﹞初任及離職滿二年再任業務員者,應於執行業務前半年內參加職前訓練;在職人員應每二年參加在職訓練。
﹝3﹞取得期貨商業務員資格前半年內已參加經本會認定之職前訓練且成績合格者,於取得期貨商業務員資格起半年內登記為業務員執行業務,得免參加前項初任業務員之職前訓練。
﹝4﹞曾參加期貨商業務員職前訓練之其他期貨業之業務員,於離職後二年內轉任期貨商業務員時,得免參加職前訓練。
﹝5﹞前項人員於轉任期貨商業務員後,其應參加在職訓練之期限,應自前次參加其他期貨業職前或在職訓練之時間起算。

   --97年7月7日修正前條文--


﹝1﹞期貨商之業務員,應參加本會所指定機構辦理之職前訓練與在職訓練。
﹝2﹞初任及離職滿二年再任業務員者,應於執行業務前半年內參加職前訓練;在職人員應每二年參加在職訓練。
﹝3﹞取得期貨商業務員資格前半年內已參加經本會認定之職前訓練且成績合格者,於取得期貨商業務員資格起半年內登記為業務員執行業務,得免參加前項初任業務員之職前訓練。

第12條


﹝1﹞期貨商之業務員,參加職前或在職訓練成績合格者,由訓練機構發給結業證書,並將訓練成績送服務機構作為考績、升遷及工作指派之參考;成績特優者,由本會或訓練機構給予獎勵。

第13條


﹝1﹞期貨商之業務員未參加在職訓練,或參加訓練成績不合格,於一年內再行補訓一次,成績仍不合格者,由訓練機構通知同業公會撤銷業務員登記。

   --108年5月15日修正前條文--


﹝1﹞期貨商之業務員,不參加在職訓練,或參加訓練成績不合格,於一年內再行補訓一次,成績仍不合格者,由訓練機構通知全國期貨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撤銷業務員登記。

第14條


﹝1﹞期貨商業務員,於從事第二條第二項所列各款業務所為之行為,視為該期貨商授權範圍內之行為。

第15條


﹝1﹞期貨商負責人、業務員涉嫌違反期貨管理法令,或就執行職務相關事項之查詢,應於本會所定期間內,到會說明或提出書面報告資料。

第16條


﹝1﹞期貨商負責人及業務員應本誠實及信用原則,忠實執行業務。
﹝2﹞期貨商之負責人及業務員,除不得有本法第六十三條及期貨商管理規則第五十五條所禁止之行為外,並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製作廣告及宣傳資料有違反法令規定之情事。
  二、於期貨交易人開戶前,未告知期貨交易流程、交易費用、繳交保證金及權利金之方式。但本會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三、對期貨交易人委託事項之執行有不當遲延之情事。
  四、個別期貨交易人保證金、權利金專戶存款餘額之相互流用。
  五、受理非本人或不符合開戶條件之人開戶。但本會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六、接受未具期貨交易人委任書之代理人委託從事期貨交易。
  七、受託未經辦妥受託契約之期貨交易人進行期貨交易。
  八、知悉期貨交易人有操縱期貨市場之意圖,仍接受委託進行交易。
  九、知悉期貨交易人利用他人名義從事期貨交易,仍接受委託進行交易。
  十、利用他人名義或由他人利用自己名義執行業務。
  十一、代理他人開戶或從事期貨交易。但本會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十二、招攬、媒介、促銷未經本會依本法第五條公告或本法第十二條核准之期貨交易契約。
  十三、其他違反期貨交易管理法令或經本會規定不得為之行為。
﹝3﹞前項人員執行業務,對期貨商管理法令規定不得為之行為,亦不得為之。
﹝4﹞非業務員之其他從業人員除不得有前二項情事外,亦不得執行業務員職務或代理業務員職務。

   --96年10月23日修正前條文--


﹝1﹞期貨商負責人及業務員應本誠實及信用原則,忠實執行業務。
﹝2﹞期貨商之負責人及業務員,除不得有本法第六十三條及期貨商管理規則第五十五條所禁止之行為外,並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製作廣告及宣傳資料有違反法令規定之情事。
  二、於期貨交易人開戶前,未告知期貨交易流程、交易費用、繳交保證金及權利金之方式。但本會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三、對期貨交易人委託事項之執行有不當遲延之情事。
  四、個別期貨交易人保證金、權利金專戶存款餘額之相互流用。
  五、受理非本人或不符合開戶條件之人開戶。但本會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六、接受未具期貨交易人委任書之代理人委託從事期貨交易。
  七、受託未經辦妥受託契約之期貨交易人進行期貨交易。
  八、知悉期貨交易人有操縱期貨市場之意圖,仍接受委託進行交易。
  九、知悉期貨交易人利用他人名義從事期貨交易,仍接受委託進行交易。
  一○、利用他人名義或由他人利用自己名義執行業務。
  一一、代理他人開戶或從事期貨交易。
  一二、招攬、媒介、促銷未經本會依本法第五條公告或本法第十二條核准之期貨交易契約。
  一三、其他違反期貨交易管理法令或經本會規定不得為之行為。
﹝3﹞前項人員執行業務,對期貨商管理法令規定不得為之行為,亦不得為之。
﹝4﹞非業務員之其他從業人員除不得有第二項及第三項情事外,亦不得執行業務員職務或代理業務員職務。

第17條


﹝1﹞期貨商負責人及業務員,限在其所屬期貨商開戶委託買賣。

第18條


﹝1﹞期貨商之負責人或業務員,有下列情事之一者,由本會予以獎勵或表揚:
  一、為建立期貨市場制度貢獻心力,具有顯著績效者。
  二、研究著述,對發展期貨市場或執行期貨業務具有創意,經採行者。
  三、舉發市場不法違規事項,經查明屬實者。
  四、其他有足資表揚之事蹟者。

第18-1條


﹝1﹞期貨商內部稽核辦理內部稽核工作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未經本會同意,對執行職務無關之人員洩漏、交付或公開金融檢查報告全部或其中任一部分內容。
  二、辦理內部稽核工作,出具不實內部稽核報告。
  三、未配合本會指示事項辦理查核工作或提供相關資料。

第19條(刪除)


第20條


﹝1﹞本法施行前,依國外期貨交易法取得期貨經紀商業務員資格者,得於本法施行後,憑原證照執行業務。

第20-1條


﹝1﹞期貨商董事會負有選任經理人之責任,應確實審核經理人應具備之資格條件,並就經理人資格條件之維持及適任性,負監督之責。
﹝2﹞董事會應確實督導公司落實經理人之問責,並建立相關制度,及納入經理人適任性之評估。
﹝3﹞期貨商總經理、總經理以外之經理人或外國期貨商在中華民國境內分支機構負責人於本規則修正施行後升任或充任者,應具備或符合本規則所定資格條件;不符者,應予解任。

   --111年10月28日修正前條文--


﹝1﹞本規則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七月三十一日修正施行前,已擔任期貨商總經理或外國期貨商在中華民國境內分支機構負責人者,得於原職務或任期內續任之,不受第三條之一規定之限制。
﹝2﹞本規則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十一月十一日修正施行前,已擔任期貨商總經理、總經理以外之經理人或外國期貨商在中華民國境內分支機構負責人者,得於原職務或任期內續任之,不受第三條或第三條之一規定之限制。
﹝3﹞第一項及第二項人員於本規則修正施行後升任或充任者,應具備或符合本規則所定資格條件;不符者,解任之。
﹝4﹞本規則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十月十一日修正施行前,期貨商不符第三條之一第一項規定者,應於修正施行之日起六個月內調整之,不符第七條第一項規定者,應於修正施行之日起一年內調整之。

   --99年10月11日修正前條文--


﹝1﹞本規則九十二年七月三十一日修正前,已擔任期貨商總經理或外國期貨商在中華民國境內分支機構負責人者,得於原職務或任期內續任之,不受第三條之一規定之限制。
﹝2﹞本規則九十八年十一月十一日修正前,已擔任期貨商總經理、總經理以外之經理人或外國期貨商在中華民國境內分支機構負責人者,得於原職務或任期內續任之,不受第三條或第三條之一規定之限制。
﹝3﹞第一項及第二項人員於本規則修正後升任或充任者,應具備或符合本規則所訂資格條件;不符者,解任之。

   --98年11月11日修正前條文--


﹝1﹞本規則九十二年七月三十一日修正前,已擔任期貨商總經理或外國期貨商在中華民國境內分支機構負責人者,得於原職務或任期內續任之,不受第三條之一規定之限制。
﹝2﹞前項人員於本規則修正後升任或充任者,應具備或符合本規則所訂資格條件;不符者,解任之。

第21條


﹝1﹞本規則自中華民國八十六年六月一日施行。
﹝2﹞本規則修正條文,除中華民國一百十一年十月二十八日修正發布之第七條之三,自一百十二年一月一日施行外,自發布日施行。

   --111年10月28日修正前條文--


﹝1﹞本規則自中華民國八十六年六月一日施行。
﹝2﹞本規則修正條文,自發布日施行。



回頁首〉〉
【編註】本檔提供學習與參考為原則;如需正式引用請以官方公告版為準。
如有發現待更正部份及您所需本站未收編之法規,敬請告知,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