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整站
搜尋本頁
【法規名稱】 。♬簡讀版


工友管理要點

【發布日期】111.08.11【發布機關】行政院

【法規沿革】
1‧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七月一日行政院院授人企字第0940062744號函訂定發布全文30點;並自九十四年七月一日起生效
2‧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七月三日行政院院授人組字第1010041726號函修正全文33點;並自即日生效
3‧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十月十八日行政院院授人組揆字第1010054898號函修正第11點條文;並自即日生效
4‧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四月十五日行政院院授人組字第1020031093函修正第16252931點條文及第捌章章名;並自即日生效
5‧中華民國一百零七年十一月十八日行政院院授人綜字第1076000004號函修正全文32點;並自即日生效【原條文
6‧中華民國一百十年九月三十日行政院院授人綜字第1101000967號函修正第11點條文;並自一百十一年一月一日生效
7‧中華民國一百十一年八月十一日行政院院授人綜字第1111001208號函修正第472024點條文;除第4點條文自一百十二年一月一日生效外,自即日生效
 
【章節索引】
壹、總則 §1
貳、僱用 §4
參、服務 §6
肆、請假 §10
伍、待遇 §14
陸、考核與獎懲 §16
柒、退休 §20
捌、職業災害死亡補償與撫卹 §26
玖、其他 §29

【法規內容】

壹、總則

第1點


﹝1﹞行政院為統一規範所屬各級機關、公立學校(以下簡稱各機關)工友管理事項,以作為各機關訂立工友工作規則及勞動契約之準據,特訂定本要點。

第2點


﹝1﹞行政院所屬各機關之工友管理事項,適用本要點。
﹝2﹞行政院以外之中央及地方各級機關、公立學校,其工友之待遇、獎金、退休、撫卹及其他給與事項,適用本要點;其餘工友管理事項,得準用本要點。

第3點


﹝1﹞本要點所稱工友,指各機關編制內之普通工友及技術工友(含駕駛)。

回索引〉〉

貳、僱用

第4點


﹝1﹞各機關僱用之普通工友應注意其品德,並應具備條件如下:
  (一)國民小學以上學校畢業或具有同等學歷。
  (二)成年且未受監護或輔助宣告。
  (三)無曾服公務有貪污行為,經有罪判決確定或通緝有案尚未結案之情形。
﹝2﹞技術工友除應具備前項各款條件外,並須具備工作所需之技術專長。
﹝3﹞除前二項所定條件外,於法令許可範圍內,得另定更為嚴格之條件。
﹝4﹞各機關於僱用工友時,應將前三項及第五點所定條件,納入勞動契約規範,明定如有違反,且構成勞動基準法所定終止勞動契約之要件者,得依法終止勞動契約,並加附具結書(格式如附件一),併案歸檔。

   --111年8月11日修正前條文--


﹝1﹞各機關僱用之普通工友應注意其品德,並應具備條件如下:
  (一)國民小學以上學校畢業或具有同等學歷。
  (二)年滿十八歲,且未受監護或輔助宣告。但未滿二十歲者,於訂立勞動契約時,應經法定代理人之允許,機關方得僱用。
  (三)無曾服公務有貪污行為,經有罪判決確定或通緝有案尚未結案之情形。
﹝2﹞技術工友除應具備前項各款條件外,並須具備工作所需之技術專長。
﹝3﹞除前二項所定條件外,於法令許可範圍內,得另定更為嚴格之條件。
﹝4﹞各機關於僱用工友時,應將前三項及第五點所定條件,納入勞動契約規範,明定如有違反,且構成勞動基準法所定終止勞動契約之要件者,得依法終止勞動契約,並加附具結書(格式如附件一),併案歸檔。

第5點


﹝1﹞各機關僱用工友,應符合就業服務法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等相關規定。
﹝2﹞各機關首長於公務人員任用法第二十六條之一第一項各款所定期間內,不得僱用工友。但屬他機關向本機關商請移撥之同意,不在此限。
﹝3﹞各機關僱用工友,不得違反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之規定。
﹝4﹞各機關首長不得僱用其配偶及三親等以內血親、姻親為本機關之工友;對於本機關各級主管之配偶及三親等以內血親、姻親,在其主管單位中應迴避僱用。但在機關首長或各級主管接任以前僱用者,不在此限。

回索引〉〉

參、服務

第6點


﹝1﹞工友於上班或服勤時間不得兼職。但在不影響本職工作且經機關核准者,得兼任不支領酬勞之職務。
﹝2﹞工友於下班時間兼職者,不得影響勞動契約之履行。

第7點


﹝1﹞工友除得依其他法規申請留職停薪外,其具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亦得申請留職停薪:
  (一)本人或配偶之直系血親尊親屬年滿六十五歲以上或重大傷病須侍奉。
  (二)配偶或子女重大傷病須照護。
  (三)配偶於各機關、公立學校、公營事業機構或軍事單位服務,因公務需要派赴國外工作,其期間在一年以上須隨同前往。
  (四)養育三足歲以下子女。
  (五)依家事事件法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相關規定與收養兒童先行共同生活,其共同生活期間依前款規定申請留職停薪。
  (六)照顧三足歲以下孫子女。但以該孫子女無法受雙親適當養育或有特殊事由者為限。
﹝2﹞依前項第四款及第五款申請者,各機關不得拒絕;其餘各款得由各機關考量業務狀況依權責辦理。
﹝3﹞第一項各款留職停薪期間,除第四款及第五款之期間最長至子女、收養兒童滿三足歲止外,其餘均以二年為限,必要時得延長一年。
﹝4﹞第一項第一款及第二款所定重大傷病,應由各機關依申請留職停薪工友提出之中央衛生主管機關評鑑合格醫院開具之證明文件,參酌全民健康保險法所定重大傷病範圍覈實認定。
﹝5﹞工友因案涉訟被羈押,或經有罪判決確定而執行拘役或易服勞役或社會勞動,致不能到工服勤者,除有勞動基準法所定終止勞動契約之情事外,經以當年度事假及休假抵充後仍不足者,應予留職停薪,期間至羈押、拘役、勞役或社會勞動執行完畢為止。但工友已符合退休條件者,得依其意願辦理退休。
﹝6﹞留職停薪之工友,應於留職停薪期間屆滿之次日復職。但留職停薪無確定期間或期間屆滿前,留職停薪原因已消滅者,工友應自原因消滅之日起二十日內向服務機關申請復職,服務機關應於受理之日起三十日內通知其復職。
﹝7﹞工友未依前項規定復職或申請復職者,服務機關應於知悉後通知工友於十日內復職。工友經機關通知後,逾期仍未復職者,機關得依勞動基準法相關規定,終止勞動契約。

   --111年8月11日修正前條文--


﹝1﹞工友除得依其他法規申請留職停薪外,其具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亦得申請留職停薪,並由各機關考量業務狀況依權責辦理:
  (一)本人或配偶之直系血親尊親屬年滿六十五歲以上或重大傷病須侍奉。
  (二)配偶或子女重大傷病須照護。
  (三)配偶於各機關、公立學校、公營事業機構或軍事單位服務,因公務需要派赴國外工作,其期間在一年以上須隨同前往。
﹝2﹞前項各款留職停薪期間,均以二年為限,必要時得延長一年。
﹝3﹞第一項第一款及第二款所定重大傷病,應由各機關依申請留職停薪工友提出之中央衛生主管機關評鑑合格醫院開具之證明文件,參酌全民健康保險法所定重大傷病範圍覈實認定。
﹝4﹞工友因案涉訟被羈押,或經有罪判決確定而執行拘役或易服勞役或社會勞動,致不能到工服勤者,除有勞動基準法所定終止勞動契約之情事外,經以當年度事假及休假抵充後仍不足者,應予留職停薪,期間至羈押、拘役、勞役或社會勞動執行完畢為止。但工友已符合退休條件者,得依其意願辦理退休。
﹝5﹞留職停薪之工友,應於留職停薪期間屆滿之次日復職。但留職停薪無確定期間或期間屆滿前,留職停薪原因已消滅者,工友應自原因消滅之日起二十日內向服務機關申請復職,服務機關應於受理之日起三十日內通知其復職。
﹝6﹞工友未依前項規定復職或申請復職者,服務機關應於知悉後通知工友於十日內復職。工友經機關通知後,逾期仍未復職者,機關得依勞動基準法相關規定,終止勞動契約。

第8點


﹝1﹞工友得加入政黨或其他政治團體,但不得介入黨政派系紛爭。
﹝2﹞工友辦理事務時應維持中立,依據法令忠實執行職務,且不得從事下列行為:
  (一)利用其身分或事務上之機會或方法,使他人加入或不加入政黨或其他政治團體,或要求他人參加或不參加政黨或其他政治團體有關之選舉活動。
  (二)於上班或服勤時間,從事政黨或其他政治團體之活動。
  (三)利用其身分或事務上之機會或方法,為政黨、其他政治團體或擬參選人要求、期約或收受金錢、物品或其他利益之捐助,或阻止或妨礙他人為特定政黨、其他政治團體或擬參選人依法募款之活動。
  (四)為支持或反對特定之政黨、其他政治團體或公職候選人,動用行政資源編印製、散發、張貼文書、圖畫、其他宣傳品或辦理相關活動,或在辦公場所懸掛、張貼、穿戴或標示特定政黨、其他政治團體或公職候選人之旗幟、徽章或服飾。
  (五)對於公職人員之選舉、罷免或公民投票,利用其身分或事務上之機會或方法,要求他人不行使投票權或為一定之行使。
﹝3﹞工友違反前二項規定者,應按情節輕重,依各機關工作規則、勞動契約、平時考核及獎懲等相關規定處理之;其涉及其他法律責任者,依有關法律處理之。

第9點


﹝1﹞工友登記為公職候選人者,自候選人名單公告之日起至投票日止,得依規定請事假或休假,長官不得拒絕。

回索引〉〉

肆、請假

第10點


﹝1﹞工友請假,除行政院另有規定外,應比照公務人員請假規則及其相關規定辦理。但工友之祖父母及其配偶之繼父母喪亡者,給予喪假六日。

第11點


﹝1﹞工友曾服務於政府機關(構)、公立學校之全時專任人員年資,經檢具相關證明文件者,得併計休假年資。
﹝2﹞前項人員於改僱為工友時年資未銜接者,得按受僱當月至年終之在職月數比例,於次年一月起併計年資依第十點核給休假。
﹝3﹞第一項人員於改僱為工友時年資銜接者,改僱當年之休假不得重複核給。改僱前之休假給假日數與工友休假給假日數不一致者,改僱當年度之休假日數,分別按在職月數比例分段計算(改僱當月以工友身分計算),再行加總後,在不重複核給原則下,扣除已實施之休假日數,所餘休假日數依第十點核給休假。

   --110年9月30日修正前條文--


﹝1﹞工友休假年資之計算,以各機關編制內工友之服務年資為準。但具有下列服務年資且年資銜接,並檢具相關證明文件者,准予併計:
  (一)非因勞動基準法第十二條第一項各款規定終止勞動契約,經機關相互同意移撥或辭僱後再受僱者。
  (二)曾任軍職人員退伍或替代役退役者。
  (三)曾受僱為各機關(構)編制內之職員、工級人員或依各機關學校團體駐衛警察設置管理辦法進用者。
  (四)於中華民國六十四年十一月三日前,已擔任臨時工友,並於編餘工友處理原則所定七十年六月三十日期限前,改僱為編制內工友者。
  (五)曾任依聘用人員聘用條例,或行政院暨所屬機關約僱人員僱用辦法進用,或行政院及所屬機關以外機關比照上開辦法規定約僱之人員者。
  (六)曾任應徵召服兵役員工(包含職員及工友)職務輪代人員者。
﹝2﹞前項各款人員於改僱為工友時年資未銜接者,得按受僱當月至年終之在職月數比例,於次年一月起併計年資依第十點核給休假。
﹝3﹞第一項各款人員於改僱為工友時年資銜接者,改僱當年之休假不得重複核給。改僱前之休假給假日數與工友休假給假日數不一致者,改僱當年度之休假日數,分別按在職月數比例分段計算(改僱當月以工友身分計算),再行加總後,在不重複核給原則下,扣除已實施之休假日數,所餘休假日數依第十點核給休假。
﹝4﹞臨時人員於本機關改僱為工友,且年資銜接者,得併計休假年資,其改僱當年度之休假日數,依前項規定辦理。

第12點


﹝1﹞工友延長病假期間,各機關應給與餉給總額之全數。
﹝2﹞前項所稱餉給總額,包括工餉、職務加給、技術或專業加給及地域加給。

第13點


﹝1﹞工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各機關應以曠職論,並按日扣除餉給總額:
  (一)無正當理由未辦妥請假手續擅離職守。
  (二)假期已滿仍未銷假。
  (三)請假有虛偽情事。

回索引〉〉

伍、待遇

第14點


﹝1﹞各機關應按行政院規定支給工友待遇,除法令另有規定外,均自報到之日起支,離職之日停支。但死亡當月之待遇按全月支給。

第15點


﹝1﹞工友之工餉,分本餉、年功餉,各機關應依各機關學校工友工餉核支標準表(如附件二)規定核支。其係後備軍人轉業者,並依後備軍人轉任各機關學校工友提支餉級標準表(如附件三)規定,於原任軍階提支級數範圍內,按年核計加級至本餉最高級;如尚有積餘年資,且其年終考績考列乙等以上,則按年核計加級至年功餉最高級。
﹝2﹞各機關技術工友,因業務需要,經移撥為不同機關普通工友者,或經轉化為同一機關普通工友且原技術工友缺額不再遞補者,應維持其原支技術工友工餉及專業加給,其年終考核結果仍得在原支技術工友餉級內晉支至年功餉最高級。經依上開規定續支原技術工友餉級,嗣再移撥為其他機關普通工友者,其餉級核支及年終考核之晉支,均予維持原技術工友之規定。
﹝3﹞各機關技術工友,因業務需要,經轉化為同一機關普通工友,原技術工友缺額仍予遞補者,依其原支技術工友工餉,在不超過所任普通工友規定最高年功餉級及專業加給範圍內支給。
﹝4﹞各機關(構)編制內工級人員,因機關(構)改制、裁併或組織精簡,經安置或移撥至各機關者,得依其學歷起支工友餉級,再以其年終考核合於晉支餉級規定之服務年資,按年核計加級至年功餉最高級。

回索引〉〉

陸、考核與獎懲

第16點


﹝1﹞工友於一月至十二月在本機關服務者,機關應予以年終考核;至年終服務未滿一年,而已連續服務達六個月者,應予以另予考核。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且年資銜接,具有證明文件者,准予併計年資辦理年終考核或另予考核:
  (一)經各機關相互同意移撥。
  (二)因機關裁併隨同移撥繼續僱用。
  (三)在同年度內,普通工友、技術工友相互轉化。
﹝2﹞工友於同年度內連續服務達六個月以上退離或亡故者,均准辦理另予考核。考核年資併計依前項規定辦理。

第17點


﹝1﹞各機關應規定工友年終考核以一百分為滿分,分甲、乙、丙三等,其各等分數如下:
  (一)甲等:八十分以上。
  (二)乙等:七十分以上,未滿八十分。
  (三)丙等:未滿七十分。

第18點


﹝1﹞各機關應依下列規定辦理工友年終考核:
  (一)甲等:晉本餉一級,並給與一個月餉給總額之一次獎金;已支本餉最高級或年功餉級者,晉年功餉一級,並給與一個月餉給總額之一次獎金;已支年功餉最高級者,給與二個月餉給總額之一次獎金。
  (二)乙等:晉本餉一級,並給與半個月餉給總額之一次獎金;已支本餉最高級或年功餉級者,晉年功餉一級,並給與半個月餉給總額之一次獎金;已支年功餉最高級者,給與一個半月餉給總額之一次獎金。
  (三)丙等:留支原餉級。
﹝2﹞工友另予考核,列甲等者,給與一個月餉給總額之一次獎金;列乙等者,給與半個月餉給總額之一次獎金;列丙等者,不予獎勵。
﹝3﹞工友考核獎金請求權之時效,依民法第一百二十六條規定辦理。

第19點


﹝1﹞各機關辦理工友年終考核或另予考核,均應以平時考核為依據。
﹝2﹞工友平時考核及獎懲規定,由各機關自行訂定。

回索引〉〉

柒、退休

第20點


﹝1﹞各機關工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申請自願退休(格式如附件四):
  (一)服務五年以上並年滿五十五歲,或服務五年以上經依各有關任用法規,轉任各機關(構)編制內職員,且年資銜接者。
  (二)服務滿二十五年。
﹝2﹞工友服務滿五年,於本要點一百十一年八月十一日修正生效後,未辦理退休或資遣而離職且未支領退離給與者,其服務年資得予保留,俟其年滿六十五歲之日起六個月內,以書面檢同相關證明文件送原服務機關,依第二十二點規定發給退休金。

   --111年8月11日修正前條文--


﹝1﹞各機關工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申請自願退休(格式如附件四):
  (一)服務五年以上並年滿五十五歲,或服務五年以上經依各有關任用法規,轉任各機關(構)編制內職員,且年資銜接者。
  (二)服務滿二十五年。

第21點


﹝1﹞工友具有勞動基準法第五十四條所定強制退休事由者,各機關應予命令退休。
﹝2﹞前項命令退休年齡之認定,依戶籍記載,其於一月至六月間出生者,至遲以屆齡當年七月十六日為退休生效日;其於七月至十二月間出生者,至遲以屆齡之次年一月十六日為退休生效日。
﹝3﹞依第一項規定因身心障礙不堪勝任工作而退休者,各機關應請其檢附中央衛生主管機關評鑑合格地區醫院以上醫院出具之證明。
﹝4﹞工友應予命令退休而拒不辦理退休手續者,服務機關應逕行辦理,並自退休生效日起停支餉給。

第22點


﹝1﹞各機關應依下列規定發給工友一次退休金,最高總數以四十五個月平均工資為限:
  (一)適用勞動基準法前之服務年資,以工友最後在工時之本餉或年功餉及本人實物代金新臺幣九百三十元為基數,每服務滿半年給與一個基數,滿十五年後,另行一次加發一個基數。
﹝2﹞但最高總數以六十一個基數為限。未滿半年者,以半年計;
  滿半年以上未滿一年者,以一年計。
  (二)適用勞動基準法後之服務年資,依勞動基準法及其相關規定,以核准工友退休時一個月平均工資為基數,在其適用該法前後之全部服務年資十五年以內部分,每滿一年給與二個基數,畸零月數依比例計。超過十五年之部分,每滿一年給與一個基數,未滿半年者,以半年計;滿半年以上未滿一年者,以一年計。
﹝3﹞工友具適用勞動基準法前、後之服務年資者,前項第二款之服務年資,以前項第一款之規定計算退休金較優時,得以該款之規定計算退休金。但最高總數仍以四十五個月平均工資為限。
﹝4﹞工友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之退休金制度者,各機關應依勞工退休金條例及其相關規定,向勞工保險局辦理提繳工友退休金。各機關每月負擔之工友退休金提繳率為工友每月工資百分之六,必要時由行政院統一調整。工友並得在其每月工資百分之六範圍內,自願另行提繳退休金。

第23點


﹝1﹞依第二十一點第一項規定命令退休之工友,其身心障礙,係因執行職務所致者,各機關應依下列規定發給其退休金:
  (一)適用勞動基準法前之服務年資,滿十五年者,除依前點第一項第一款規定發給外,另加給百分之二十;未滿十五年者,給與三十個基數。
  (二)適用勞動基準法後之服務年資,依勞動基準法及其相關規定辦理。
  (三)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後之服務年資,依勞工退休金條例及其相關規定辦理。
﹝2﹞依本點規定加給之退休金,不計入四十五個月平均工資總額內。

第24點


﹝1﹞工友退休年資之計算,以在本機關編制內工友之服務年資為準。但具有下列未領退休(職、伍)、資遣、離(免)職退費或年資結算核發相當退休、資遣或離職給與之服務年資者,得於退休時,檢具相關證明文件,就下列各款年資選擇全數併計或部分併計或不予併計,一經選定即不得變更,並須檢附具結書(格式如附件五),於計算年資後,依第二十二點或第二十三點規定發給工友退休金:
  (一)曾受僱為各機關(構)編制內工友、工級人員、職員或依各機關學校團體駐衛警察設置管理辦法進用者之服務年資。
  (二)曾任志願役、義務役軍職,或曾任替代役之年資。
  (三)於中華民國六十四年十一月三日前,已擔任本機關之臨時工友,並於編餘工友處理原則所定七十年六月三十日期限前,改僱為本機關編制內工友,且年資銜接者。
  (四)於中華民國八十四年七月一日各機關學校聘僱人員離職給與辦法實施前,已擔任本機關依聘用人員聘用條例,或行政院與所屬中央及地方各機關約僱人員僱用辦法進用,或行政院及所屬機關以外機關比照上開辦法規定約僱之人員,且年資銜接者。但八十四年七月一日以後之年資不予計算。
  (五)曾任本機關應徵召服兵役員工(包含職員及工友)職務輪代人員,且年資銜接者。
﹝2﹞臨時人員於本機關改僱為工友,年資銜接者,得併計成就工友退休年資要件,但適用勞動基準法前之臨時人員工作年資不發給工友退休金。
﹝3﹞工友具勞工退休金條例之年資,且於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七月一日以後曾服志願役、義務役軍職或替代役者;或於九十四年七月一日以後始初任工友者,其曾服志願役、義務役軍職或替代役者,得併計成就工友退休年資要件。但不發給工友退休金。
﹝4﹞工友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後之服務年資採計,依勞工退休金條例及其相關規定辦理。

   --111年8月11日修正前條文--


﹝1﹞工友退休年資之計算,以在本機關編制內工友之服務年資為準。但具有下列未領退休(職、伍)、資遣、離(免)職退費或年資結算核發相當退休、資遣或離職給與之服務年資者,得於退休時,檢具相關證明文件,就下列各款年資選擇全數併計或部分併計或不予併計,一經選定即不得變更,並須檢附具結書(格式如附件五),於計算年資後,依第二十二點或第二十三點規定發給工友退休金:
  (一)曾受僱為各機關(構)編制內工友、工級人員、職員或依各機關學校團體駐衛警察設置管理辦法進用者之服務年資。
  (二)曾任志願役、義務役軍職,或曾任替代役之年資。
  (三)於中華民國六十四年十一月三日前,已擔任本機關之臨時工友,並於編餘工友處理原則所定七十年六月三十日期限前,改僱為本機關編制內工友,且年資銜接者。
  (四)於中華民國八十四年七月一日各機關學校聘僱人員離職儲金給與辦法實施前,已擔任本機關依聘用人員聘用條例,或行政院暨所屬機關約僱人員僱用辦法進用,或行政院及所屬機關以外機關比照上開辦法規定約僱之人員,且年資銜接者。但八十四年七月一日以後之年資不予計算。
  (五)曾任本機關應徵召服兵役員工(包含職員及工友)職務輪代人員,且年資銜接者。
﹝2﹞臨時人員於本機關改僱為工友,年資銜接者,得併計成就工友退休年資要件,但適用勞動基準法前之臨時人員工作年資不發給工友退休金。
﹝3﹞工友具勞工退休金條例之年資,且於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七月一日以後曾服志願役、義務役軍職或替代役者;或於九十四年七月一日以後始初任工友者,其曾服志願役、義務役軍職或替代役者,得併計成就工友退休年資要件。但不發給工友退休金。
﹝4﹞工友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後之服務年資採計,依勞工退休金條例及其相關規定辦理。

第25點


﹝1﹞工友退休後擔任職員或再受僱為工友者,其所領退休金,毋須繳回。再任工友時,已領退休金之年資不予併計。

回索引〉〉

捌、職業災害死亡補償與撫卹

第26點


﹝1﹞工友因遭遇職業災害或罹患職業病而死亡者,各機關應依勞動基準法發給其遺屬職業災害死亡補償(格式如附件六),且其遺屬所領死亡補償不須抵充勞工保險職業災害死亡給付。但各機關所訂之工作規則或與工友所簽訂之勞動契約有特別規定或約定者,從其規定或約定。
﹝2﹞工友因遭遇職業災害或罹患職業病而死亡之認定、工友遺屬領受死亡補償之順序、時效及其他有關事項,依勞動基準法辦理。

第27點


﹝1﹞工友因病故或意外死亡者,應發給遺屬撫卹金,其撫卹年資之計算,依第二十四點規定辦理。撫卹金給與標準,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前之服務年資,各機關應比照勞動基準法第五十五條所定退休金標準發給其遺屬一次撫卹金(格式如附件六)。但其服務未滿三年者,以三年論。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後之服務年資,各機關比照勞動基準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發給撫卹金,並得扣除已依勞工退休金條例第十四條第一項規定提繳之退休金數額。
﹝2﹞工友因病故或意外死亡者,遺屬領受撫卹金之順序,比照勞動基準法第五十九條第四款規定辦理。遺屬領受撫卹金之時效,依民法第一百二十五條規定辦理。
﹝3﹞工友留職停薪期間因病故或意外死亡者,得依第一項規定發給其遺屬一次撫卹金,其撫卹年資並計至留職停薪之前一日。

第28點


﹝1﹞工友死亡,除發給遺屬撫卹金外,並發給殮葬補助費。因遭遇職業災害或罹患職業病而死亡者,除依勞動基準法發給喪葬費外,並得依本點規定發給殮葬補助費。
﹝2﹞前項殮葬補助費之標準,比照公務人員委任第五職等本俸五級之本俸俸額計算,補助七個月。
﹝3﹞各機關發給殮葬補助費,應由實際支付殮葬費用之遺屬領受。由遺屬共同支付者,依各遺屬實際支付比例領受。工友在臺灣地區無遺屬,其居住大陸地區遺屬未隨侍辦理喪葬,或工友在臺灣地區無遺屬且大陸地區有無遺屬不明者,得由本機關具領殮葬補助費,指定人員代為殮葬,如有賸餘,歸屬國庫。
﹝4﹞工友遺屬領受殮葬補助費之時效,依民法第一百二十五條規定辦理。

回索引〉〉

玖、其他

第29點


﹝1﹞各機關得視業務需要,於工作規則或其他自行訂定之內部規則中,規定工友服務、訓練、平時考核及獎懲標準等相關事項。

第30點


﹝1﹞為激勵工友工作士氣及提升工作效能,各機關得辦理績優工友之選拔,頒給獲選績優工友每人新臺幣二萬元以下之獎金,並給予五日以下之公假,公假應於當年請畢且不得折算工資。
﹝2﹞績優工友之選拔條件、名額、方式及其他事項,由各機關自行訂定。

第31點


﹝1﹞工友勞動條件適用法規及主管權責,依各級機關及公立學校工友勞動條件適用法規及主管權責劃分表規定辦理(如附件七)。

第32點


﹝1﹞工友之申訴或爭議處理,依勞動基準法勞資爭議處理法或各機關自行訂定之爭議處理程序辦理。


回頁首〉〉

:::民國一百零二年四月十五日發布條文:::
 

【章節索引】
壹、總則 §1
貳、僱用 §3
參、服務 §6
肆、請假 §11
伍、待遇 §16
陸、考核與獎懲 §18
柒、退休 §23
捌、撫卹 §29
玖、其他 §32

【法規內容】

壹、總則

第1點

﹝1﹞為統一規範各級政府機關、公立學校(以下簡稱各機關)工友管理事項,俾供各機關訂定工友工作規則及勞動契約之遵循,特訂定本要點。
﹝2﹞各機關僱用工友時,應依本要點規定訂定工作規則,載明工友管理事項。
第2點

﹝1﹞本要點所稱工友,指各機關編制內非生產性之普通工友及技術工友(含駕駛)。

回索引〉〉

貳、僱用

第3點

﹝1﹞各機關新僱之普通工友,應具備條件如下:
  (一)國民小學以上學校畢業或具有同等學歷。
  (二)品性端正、無不良紀錄。
  (三)經醫療院所體格檢查,足以勝任所指派之工作。
  (四)具中華民國國籍;其工作性質或場所涉及國家安全或機密者,不得兼具外國國籍。
  (五)年滿十八歲,且未受監護或輔助宣告。但未滿二十歲者,於訂立勞動契約時,應經法定代理人之允許,機關方得進用。
  (六)無曾服公務有貪污行為,經判決確定或通緝有案尚未結案之情形。
﹝2﹞技術工友除應具備前項各款條件外,並須具備工作所需之技術專長,經考驗合格。
﹝3﹞前二項所定普通工友及技術工友應具備之條件外,於法令許可範圍內,得另定更為嚴格之條件。
﹝4﹞大陸地區人民經許可進入臺灣地區者,須符合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二十一條第一項規定,始得僱用為工友。
﹝5﹞各機關長官不得僱用其配偶及三親等以內血親、姻親為本機關之工友;對於本機關各級主管長官之配偶及三親等以內血親、姻親,在其主管單位中應迴避僱用。但在各該長官接任以前僱用者,不在此限。
﹝6﹞各機關於僱用工友時,應將第一項、第二項、第四項及第五項規定之條件,及依第三項另定之條件,納入勞動契約規範,明定如有違反且構成勞動基準法終止勞動契約規定要件者,得依法終止勞動契約,並加附具結書(格式如附件一),併案歸檔。
第4點

﹝1﹞各機關長官於公務人員任用法第二十六條之一所定期間內,不得僱用工友。
第5點

﹝1﹞各機關新僱工友時,應查驗並收繳下列證件及表件:
  (一)履歷表二份(格式如附件二)。
  (二)醫療院所出具之體格檢查表一份。
  (三)最近二吋脫帽半身照片。
  (四)國民身分證、戶口名簿影本。
  (五)學歷證件影本。
﹝2﹞技術工友,除應依前項規定查驗並繳交證件及表件外,如各機關規定應具備專業證照者,應查驗並收繳相關專業證照影本。

回索引〉〉

參、服務

第6點

﹝1﹞各機關應規定工友每日上、下班,親至指定處所辦理到退手續。但因工作性質特殊者,得另定之。
第7點

﹝1﹞各機關應規定工友於上班時間不得兼職。但在不影響本職工作且經機關核准者,得兼任不支領酬勞之職務。
﹝2﹞各機關應規定工友於下班時間兼職者,不得影響勞動契約之履行。
第8點

﹝1﹞各機關應規定工友服勤時間。但有延長其服勤時間之必要時,應依勞動基準法及其他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2﹞工友應放假之紀念日、節日及例假,得比照公務人員週休二日實施辦法調整辦理。但五月一日勞動節,應依勞動基準法規定放假。
第9點

﹝1﹞工友離職時,各機關應請其親將經管公物及服務證等繳回,並交代承辦事務。其有超領餉給者,應先清償;借支或借用公物者,應先返還。
第10點

﹝1﹞工友因案涉訟被羈押而不能到工服勤者,除有勞動基準法所定終止勞動契約之情事外,各機關得先扣除其當年應有之事假及休假後,再依規定辦理退休、資遣或留職停薪。
﹝2﹞前項留職停薪原因消失時,工友應自原因消失之日起二十日內,向服務機關申請復職;屆期未申請復職者,除有不可歸責於留職停薪工友之事由外,視同辭僱。

回索引〉〉

肆、請假

第11點

﹝1﹞工友請假,各機關應比照公務人員請假規則及其相關規定辦理。但工友之祖父母及其配偶之繼父母喪亡者,給予喪假六日。
第12點

﹝1﹞工友休假年資之計算,以各機關編制內工友之服務年資為準。但具有下列服務年資且年資銜接,並檢具相關證明文件者,准予併計:
  (一)非因勞動基準法第十二條第一項各款規定終止勞動契約者,經機關相互同意轉僱或辭僱後再受僱者。
  (二)曾任軍職人員退伍或替代役退役者。
  (三)曾受僱為各機關(構)編制內之職員、工級人員或依各機關學校團體駐衛警察設置管理辦法進用者。
  (四)於中華民國六十四年十一月三日前,已擔任臨時工友,並於編餘工友處理原則所定中華民國七十年六月三十日期限前,改僱為編制內工友者。
  (五)曾任依聘用人員聘用條例,或行政院暨所屬機關約僱人員僱用辦法進用,或行政院及所屬機關以外機關比照上開辦法規定約僱之人員者。
  (六)曾任應徵召服兵役員工(包含職員及工友)職務輪代人員者。
﹝2﹞前項各款人員於改僱為工友時年資未銜接者,得按受僱當月至年終之在職月數比例,於次年一月起併計年資比照公務人員請假規則核給休假。
﹝3﹞第一項各款人員於改僱為工友時年資銜接者,改僱當年之休假不得重複核給。改僱前之休假給假日數與工友休假給假日數不一致者,改僱當年度之休假日數,分別按在職月數比例分段計算(改僱當月以工友身分計算),再行加總後,在不重複核給原則下,扣除已實施之休假日數,所餘休假日數比照公務人員請假規則核給休假。
﹝4﹞臨時人員於本機關改僱為工友,且年資銜接者,得併計休假年資,其改僱當年度之休假日數,依前項規定辦理。
第13點

﹝1﹞工友延長病假期間,各機關應給與餉給總額之全數。
﹝2﹞前項所稱餉給總額,包括工餉、職務加給、技術或專業加給及地域加給。
第14點

﹝1﹞工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各機關應以曠職論,並按日扣除餉給總額:
  (一)無正當理由未辦妥請假手續擅離職守。
  (二)假期已滿仍未銷假。
  (三)請假有虛偽情事。
第15點

﹝1﹞各機關於例假或休假日,因業務需要必須工友加班者,經徵得工友同意後,於該週期內調整例假或將休假日採輪休、補休或依休假日工作工資給付有關規定辦理。

回索引〉〉

伍、待遇

第16點

﹝1﹞各機關應按行政院規定支給工友待遇,除法令另有規定外,均自報到之日起支,離職之日停支。但死亡當月之待遇按全月支給。

   --102年4月15日修正前條文--


﹝1﹞各機關應按行政院規定支給工友待遇,除法令另有規定外,均自報到之日起支,離職之日停支。
第17點

﹝1﹞工友之工餉,分本餉、年功餉,各機關應依各機關學校工友工餉核支標準表(如附件三)規定核支。其係後備軍人轉業者,並依後備軍人轉任各機關學校工友提支餉級標準表(如附件四)規定,於原任軍階提支級數範圍內,按年核計加級至本餉最高級;如尚有積餘年資,且其年終考核考列乙等以上,則按年核計加級至年功餉最高級。
﹝2﹞各機關技術工友,因業務需要,經改僱為不同機關普通工友者,或經改僱為同一機關普通工友且原技術工友缺額不再遞補者,應維持其原支技術工友工餉及專業加給,其年終考核結果仍得在原支技術工友餉級內晉支至年功餉最高級。經依上開規定續支原技術工友餉級,嗣再改僱為其他機關普通工友者,其餉級核支及年終考核之晉支,均予維持原技術工友之規定。
﹝3﹞各機關技術工友,因業務需要,經改僱為同一機關普通工友,原技術工友缺額仍予遞補者,依其原支技術工友工餉,在不超過所任普通工友規定最高年功餉級及專業加給範圍內支給。
﹝4﹞各機關(構)編制內工級人員,因機關(構)改制、裁併或組織精簡,經安置轉僱為各機關工友者,得依其學歷起支工友餉級,再以其年終考核考列乙等以上之服務年資,按年核計加級至年功餉最高級。

回索引〉〉

陸、考核與獎懲

第18點

﹝1﹞工友在本機關服務至年終滿一年者,機關應予以年終考核;至年終服務未滿一年,而已連續服務達六個月者,應予以另予考核。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且年資銜接,具有證明文件者,准予併計年資辦理年終考核或另予考核:
  (一)經各機關相互同意轉僱。
  (二)因機關裁併隨同移撥繼續僱用。
  (三)在同年度內,普通工友、技術工友相互改僱。
﹝2﹞工友於同年度內連續服務滿六個月以上退離或亡故者,均准辦理另予考核。考核年資併計依前項規定辦理。
第19點

﹝1﹞各機關應規定工友年終考核以一百分為滿分,分甲、乙、丙三等,其各等分數如下:
  (一)甲等:八十分以上。
  (二)乙等:七十分以上,未滿八十分。
  (三)丙等:未滿七十分。
第20點

﹝1﹞各機關應依下列規定辦理工友年終考核:
  (一)甲等:晉本餉一級,並給與一個月餉給總額之一次獎金;已支本餉最高級或年功餉級者,晉年功餉一級,並給與一個月餉給總額之一次獎金;已支年功餉最高級者,給與二個月餉給總額之一次獎金。
  (二)乙等:晉本餉一級,並給與半個月餉給總額之一次獎金;已支本餉最高級或年功餉級者,晉年功餉一級,並給與半個月餉給總額之一次獎金;已支年功餉最高級者,給與一個半月餉給總額之一次獎金。
  (三)丙等:留支原餉級。
﹝2﹞工友另予考核,列甲等者,給與一個月餉給總額之一次獎金;列乙等者,給與半個月餉給總額之一次獎金;列丙等者,不予獎勵。
﹝3﹞工友考核獎金請求權之時效,依民法第一百二十六條規定辦理。
第21點

﹝1﹞各機關辦理工友年終考核或另予考核,均應以平時考核為依據。
﹝2﹞工友平時考核及獎懲規定,由各機關自行訂定。
第22點

﹝1﹞工友不服考核之結果,得依勞動基準法勞資爭議處理法或各機關自行訂定之爭議處理程序辦理。

回索引〉〉

柒、退休

第23點

﹝1﹞各機關工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申請自願退休(格式如附件五):
  (一)服務五年以上並年滿五十五歲,或服務五年以上經依各有關任用法規,轉任各機關(構)編制內職員,且年資銜接者。
  (二)服務滿二十五年。
第24點

﹝1﹞工友具有勞動基準法第五十四條所定強制退休事由者,各機關應予命令退休。
﹝2﹞前項命令退休年齡之認定,依戶籍記載,其於一月至六月間出生者,至遲以屆齡當年七月十六日為退休生效日;其於七月至十二月間出生者,至遲以屆齡之次年一月十六日為退休生效日。
﹝3﹞依第一項規定因心神喪失或身體殘廢不堪勝任工作而退休者,各機關應請其檢附中央衛生主管機關評鑑合格地區醫院以上醫院出具之證明。
﹝4﹞工友應予命令退休而拒不辦理退休手續者,服務機關應逕行辦理,並自退休生效日起停支餉給。
第25點

﹝1﹞各機關應依下列規定發給工友一次退休金,最高總數以四十五個月平均工資為限:
  (一)適用勞動基準法前之服務年資,以工友最後在工時之本餉或年功餉及本人實物代金新臺幣九百三十元為基數,每服務滿半年給與一個基數,滿十五年後,另行一次加發一個基數。但最高總數以六十一個基數為限。未滿半年者,以半年計;滿半年以上未滿一年者,以一年計。
  (二)適用勞動基準法後之服務年資,依勞動基準法及其相關規定,以核准工友退休時一個月平均工資為基數,在其適用該法前後之全部服務年資十五年以內部分,每滿一年給與二個基數,畸零月數依比例計。超過十五年之部分,每滿一年給與一個基數,未滿半年者,以半年計;滿半年以上未滿一年者,以一年計。
﹝2﹞工友具適用勞動基準法前、後之服務年資者,前項第二款之服務年資,以前項第一款之規定計算退休金較優時,得以該款之規定計算退休金。但最高總數仍以四十五個月平均工資為限。
﹝3﹞工友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之退休金制度者,各機關應依勞工退休金條例及其相關規定,向勞工保險局辦理提繳工友退休金。各機關每月負擔之工友退休金提繳率為工友每月工資百分之六,必要時由行政院統一調整。工友並得在其每月工資百分之六範圍內,自願另行提繳退休金。

   --102年4月15日修正前條文--


﹝1﹞各機關應依下列規定發給工友一次退休金,最高總數以四十五個月平均工資為限:
  (一)適用勞動基準法前之服務年資,以工友最後在工時之本餉或年功餉及本人實物代金新臺幣九百三十元為基數,每服務滿半年給與一個基數,滿十五年後,另行一次加發一個基數。
﹝2﹞但最高總數以六十一個基數為限。未滿半年者,以半年計;滿半年以上未滿一年者,以一年計。
  (二)適用勞動基準法後之服務年資,依勞動基準法及其相關規定,以核准工友退休時一個月平均工資為基數,在其適用該法前後之全部服務年資十五年以內部分,每滿一年給與二個基數,超過十五年之部分,每滿一年給與一個基數。未滿半年者,以半年計;滿半年以上未滿一年者,以一年計。
﹝3﹞工友具適用勞動基準法前、後之服務年資者,前項第二款之服務年資,以前項第一款之規定計算退休金較優時,得以該款之規定計算退休金。但最高總數仍以四十五個月平均工資為限。
﹝4﹞工友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之退休金制度者,各機關應依勞工退休金條例及其相關規定,向勞工保險局辦理提繳工友退休金。各機關每月負擔之工友退休金提繳率為工友每月工資百分之六,必要時由行政院統一調整。工友並得在其每月工資百分之六範圍內,自願另行提繳退休金。
第26點

﹝1﹞依第二十四點第一項規定命令退休之工友,其心神喪失或身體殘廢,係因執行職務所致者,各機關應依下列規定發給其退休金:
  (一)適用勞動基準法前之服務年資,滿十五年者,除依前點第一項第一款規定發給外,另加給百分之二十;未滿十五年者,給與三十個基數。
  (二)適用勞動基準法後之服務年資,依勞動基準法及其相關規定辦理。
  (三)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後之服務年資,依勞工退休金條例及其相關規定辦理。
﹝2﹞依本點規定加給之退休金,不計入四十五個月平均工資總額內。
第27點

﹝1﹞工友退休年資之計算,以在本機關編制內工友之服務年資為準。但具有下列未領退休(職、伍)、資遣、離(免)職退費或年資結算核發相當退休、資遣或離職給與之服務年資者,得於退休時,檢具相關證明文件,就下列各款年資選擇全數併計或部分併計或不予併計,一經選定即不得變更,並須檢附具結書(格式如附件六),於計算年資後,依第二十五點或第二十六點規定發給工友退休金:
  (一)曾受僱為各機關(構)編制內工友、工級人員、職員或依各機關學校團體駐衛警察設置管理辦法進用者之服務年資。
  (二)曾任志願役、義務役軍職,或曾任替代役之年資。
  (三)於中華民國六十四年十一月三日前,已擔任本機關之臨時工友,並於編餘工友處理原則所定中華民國七十年六月三十日期限前,改僱為本機關編制內工友,且年資銜接者。
  (四)於中華民國八十四年七月一日各機關學校聘僱人員離職儲金給與辦法實施前,已擔任本機關依聘用人員聘用條例,或行政院暨所屬機關約僱人員僱用辦法進用,或行政院及所屬機關以外機關比照上開辦法規定約僱之人員,且年資銜接者。但中華民國八十四年七月一日以後之年資不予計算。
  (五)曾任本機關應徵召服兵役員工(包含職員及工友)職務輪代人員,且年資銜接者。
﹝2﹞臨時人員於本機關改僱為工友,年資銜接者,得併計成就工友退休年資要件。但不發給工友退休金。
﹝3﹞工友具勞工退休金條例之年資,且於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七月一日以後曾服志願役、義務役軍職或替代役者;或於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七月一日以後始初任工友者,其曾服志願役、義務役軍職或替代役者,得併計成就工友退休年資要件。但不發給工友退休金。
﹝4﹞工友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後之服務年資採計,依勞工退休金條例及其相關規定辦理。
第28點

﹝1﹞工友退休後擔任職員或再受僱為工友者,其所領退休金,毋須繳回。再任工友時,已領退休金之年資不予併計。

回索引〉〉

捌、撫卹

第29點

﹝1﹞工友因遭遇職業災害或罹患職業病而死亡者,各機關應依勞動基準法第五十九條第四款規定發給其遺屬職業災害死亡補償(格式如附件七)。
﹝2﹞工友因遭遇職業災害或罹患職業病而死亡者,工友遺屬所領死亡補償不須抵充勞工保險職業災害死亡給付。但各機關所訂之工作規則或與工友所簽訂之勞動契約有特別規定或約定者,從其規定或約定。
﹝3﹞工友因遭遇職業災害或罹患職業病而死亡之認定、工友遺屬領受死亡補償之順序、時效及其他有關事項,除本要點有規定者外,依勞動基準法及其相關規定辦理。

   --102年4月15日修正前條文--


﹝1﹞工友因遭遇職業災害或罹患職業病而死亡者,其撫卹年資之計算,依第二十七點規定辦理。撫卹金給與標準,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前之服務年資,各機關應依勞動基準法第五十九條所定職業災害死亡補償標準,發給其遺族一次撫卹金(格式如附件七)。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後之服務年資,不另發給撫卹金。
﹝2﹞工友因遭遇職業災害或罹患職業病而死亡者,工友遺族所領撫卹金不須抵充勞工保險職業災害死亡給付。但各機關所訂之工作規則或與工友所簽訂之勞動契約有特別規定或約定者,從其規定或約定。
﹝3﹞工友因遭遇職業災害或罹患職業病而死亡之認定、工友遺族領受撫卹金之順序、時效及其他有關事項,除本要點有規定者外,依勞動基準法及其相關規定辦理。
第30點

﹝1﹞工友因病故或意外死亡者,其撫卹年資之計算,依第二十七點規定辦理。
﹝2﹞撫卹金給與標準,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前之服務年資,各機關應比照勞動基準法第五十五條所定退休金標準發給其遺屬一次撫卹金(格式如附件七)。但其服務未滿三年者,以三年論。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後之服務年資,各機關比照勞動基準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發給撫卹金,並得扣除已依勞工退休金條例第十四條第一項規定提繳之退休金數額。
﹝3﹞工友因病故或意外死亡者,遺屬領受撫卹金之順序,比照勞動基準法第五十九條第四款規定辦理。遺屬領受撫卹金之時效,依民法第一百二十五條規定辦理。
﹝4﹞工友留職停薪期間因病故或意外死亡者,得依第一項規定發給其遺屬一次撫卹金,其撫卹年資並計至留職停薪之前一日。

   --102年4月15日修正前條文--


﹝1﹞工友因病故或意外死亡者,其撫卹年資之計算,依第二十七點規定辦理。撫卹金給與標準,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前之服務年資,各機關應比照勞動基準法第五十五條所定退休金標準發給其遺族一次撫卹金(格式如附件七)。但其服務未滿三年者,以三年論。
﹝2﹞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後之服務年資,不另發給撫卹金。
﹝3﹞工友因病故或意外死亡者,遺族領受撫卹金之順序,比照勞動基準法第五十九條第四款規定辦理。遺族領受撫卹金之時效,依民法第一百二十五條規定辦理。
第31點

﹝1﹞工友死亡,除發給遺屬撫卹金外,並發給殮葬補助費。因遭遇職業災害或罹患職業病而死亡者,除依勞動基準法發給喪葬費外,並得依本點規定發給殮葬補助費。
﹝2﹞前項殮葬補助費之標準,比照公務人員委任第五職等本俸五級之本俸俸額計算,火化者補助七個月,土葬者補助五個月。
﹝3﹞各機關發給殮葬補助費,應由實際支付殮葬費用之遺屬領受。由遺屬共同支付者,依各遺屬實際支付比例領受。其無遺屬者,得由本機關指定人員代為殮葬。
﹝4﹞工友遺屬領受殮葬補助費之時效,依民法第一百二十五條規定辦理。

   --102年4月15日修正前條文--


﹝1﹞工友死亡,除發給遺族撫卹金外,並發給殮葬補助費。因遭遇職業災害或罹患職業病而死亡者,除依勞動基準法發給喪葬費外,並得依本點規定發給殮葬補助費。
﹝2﹞前項殮葬補助費之標準,比照公務人員委任第五職等本俸五級之本俸俸額計算,火化者補助七個月,土葬者補助五個月。
﹝3﹞各機關發給殮葬補助費,應由實際支付殮葬費用之遺族領受。由遺族共同支付者,依各遺族實際支付比例領受。其無遺族者,得由本機關指定人員代為殮葬。
﹝4﹞工友遺族領受殮葬補助費之時效,依民法第一百二十五條規定辦理。


回索引〉〉

玖、其他

第32點

﹝1﹞工友納入勞動基準法適用範圍後,勞動條件適用法規及主管權責,依各級行政機關及公立學校工友納入勞動基準法適用範圍後勞動條件適用法規及主管權責劃分表規定辦理(如附件八)。
第33點

﹝1﹞地方機關對於第三點第一項、第二項所定之條件,及第五點所定之證件、表件,得就實際需要增訂相關規定。



回頁首〉〉
【編註】本檔提供學習與參考為原則;如需正式引用請以官方公告版為準。
如有發現待更正部份及您所需本站未收編之法規,敬請告知,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