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整站
搜尋本頁
【法規名稱】法律用語辭典。♬簡讀版


法務部調查局組織法

【修正日期】民國112年12月5日
【公布日期】民國112年12月15日

【法規沿革】
1‧中華民國四十五年四月二十日總統令制定公布全文27條
2‧中華民國五十七年一月十一日總統(57)台統(一)義字第662號令修正公布第23條條文
3‧中華民國六十九年八月一日總統(69)台統(一)義字第4356號令修正公布全文27條及名稱(名稱:法務部調查局組織條例
4‧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十二月十九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09600170531號令修正公布名稱及全文16條;本法修正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定之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三月二十日行政院院授研綜字第0972260255號令發布定自九十七年三月一日施行
5‧中華民國一百十二年十二月十五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1200109941號令修正公布第5條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定之
 中華民國一百十二年十二月三十日行政院院授人組字第11220023101號令發布定自一百十三年一月一日施行

【法規內容】

第1條(立法依據)


﹝1﹞本法依法務部組織法第五條規定制定之。

第2條(掌理事項)


﹝1﹞法務部調查局(以下簡稱本局)掌理下列事項:
  一、內亂防制事項。
  二、外患防制事項。
  三、洩漏國家機密防制事項。
  四、貪瀆防制及賄選查察事項。
  五、重大經濟犯罪防制事項。
  六、毒品防制事項。
  七、洗錢防制事項。
  八、電腦犯罪防制、資安鑑識及資通安全處理事項。
  九、組織犯罪防制之協同辦理事項。
  十、國內安全調查事項。
  十一、機關保防業務及全國保防、國民保防教育之協調、執行事項。
  十二、國內、外相關機構之協調聯繫、國際合作、涉外國家安全調查及跨國犯罪案件協助查緝事項。
  十三、兩岸情勢及犯罪活動資料之蒐集、建檔、研析事項。
  十四、國內安全及犯罪調查、防制之諮詢規劃、管理事項。
  十五、化學、文書、物理、法醫鑑識及科技支援事項。
  十六、通訊監察及蒐證器材管理支援事項。
  十七、本局財產、文書、檔案、出納、庶務管理事項。
  十八、本局工作宣導、受理陳情檢舉、接待參觀、新聞聯繫處理、為民服務及其他公共事務事項。
  十九、調查人員風紀考核、業務監督與查察事項。
  二十、上級機關特交有關國家安全及國家利益之調查、保防事項。

第3條(各處、室之設置)


﹝1﹞本局設國家安全維護處、廉政處、經濟犯罪防制處、毒品防制處、洗錢防制處、資通安全處、國內安全調查處、保防處、國際事務處、兩岸情勢研析處、諮詢業務處、鑑識科學處、通訊監察處、督察處、總務處及公共事務室,分別掌理前條所列事項,並得分科辦事。

第4條(秘書室之設置及職掌)


﹝1﹞本局設秘書室,掌理施政計畫之彙整、管制、考核與工作報告彙編、一般性綜合業務、議事、印信及其他不屬於各處、室事項。

第5條(正、副局長之設置)


﹝1﹞本局置局長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三職等至第十四職等,綜理局務,並指揮監督所屬機關及人員;副局長三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二職等,襄理局務。

   --112年12月15日修正前條文--


﹝1﹞本局置局長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三職等至第十四職等,綜理局務,並指揮監督所屬機關及人員;副局長二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二職等,襄理局務。

第6條(人員編制)


﹝1﹞本局置主任秘書一人,處長十五人,職務均列簡任第十一職等至第十二職等;專門委員二十四人至三十六人,職務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副處長三十人,職務列簡任第十職等,其中十五人得由專門委員兼任;主任二人,職務列薦任第九職等至簡任第十職等;秘書二十七人至三十六人,督察十五人至二十一人,技正十八人,職務均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其中秘書十二人,督察七人,技正六人,職務得列簡任第十職等;科長六十五人至七十五人,職務列薦任第九職等;調查專員八十人至一百二十人,職務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專員十五人至二十五人,職務列薦任第七職等至第八職等;調查官一百二十人至二百二十人,職務列薦任第六職等至第八職等;科員六十五人至九十人,技士二十五人至四十五人,職務均列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助理員一百人至一百二十五人,職務列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書記五十人至七十人,職務列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2﹞本法施行前,原依雇員管理規則僱用之現職雇員,其未具公務人員任用資格者,得占用前項書記職缺,繼續僱用至離職時為止。

第7條(人事室之設置)


﹝1﹞本局設人事室,置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九職等至簡任第十職等,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法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第8條(會計室之設置)


﹝1﹞本局設會計室,置會計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九職等至簡任第十職等,依法辦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法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第9條(政風室之設置)


﹝1﹞本局設政風室,置主任一人,職務列薦任第九職等至簡任第十職等,依法辦理政風事項;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法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第10條(研究委員會之設置)


﹝1﹞本局為辦理各項犯罪案件資料之綜合研析、評估、防制及法制研究事項,設研究委員會,置研究委員十五人至二十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一職等至第十二職等,由局長指派其中一人為主任委員,一人為副主任委員;其餘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法所定員額內派充之。
﹝2﹞本局因業務需要,得報請法務部核准,設各種委員會;所需工作人員,就本法所定員額內派充或調兼之。

第11條(人員選用)


﹝1﹞第五條至第十條所定列有官等、職等人員,其職務所適用之職系,依公務人員任用法第八條之規定,就有關職系選用之。

第12條(重要駐外館處、機構派駐人員)


﹝1﹞本局得層報行政院核准,於政府重要駐外館處、機構派駐人員,負責機關安全保防業務及職掌涉外業務。

第13條(重要地區調查處、調查站或工作站之設置)


﹝1﹞本局為實施全國性調查、保防業務,得於各省(市)、縣(市)及重要地區,設調查處、調查站或工作站,其組織規程另定之。

第14條(執行職務視同司法警察官)


﹝1﹞本局局長、副局長及薦任職以上人員,於執行犯罪調查職務時,視同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九條之司法警察官。
﹝2﹞本局所屬省(市)縣(市)調查處、站之調查處處長、調查站主任、工作站主任及薦任職以上人員,於執行犯罪調查職務時,分別視同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二百三十條之司法警察官。
﹝3﹞本局及所屬機關委任職人員,於執行犯罪調查職務時,視同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一條之司法警察。

第15條(司法警察機關協助義務)


﹝1﹞本局人員依法執行職務時,得請各地相關司法警察機關指派人員協助之。

第16條(施行日)


﹝1﹞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2﹞本法修正條文施行日期,由行政院定之。



回頁首〉〉
【編註】本檔提供學習與參考為原則;如需正式引用請以官方公告版為準。
如有發現待更正部份及您所需本站未收編之法規,敬請告知,謝謝!